超工業時代:工業、服務業的下一步——全球價值鏈如何革命性重組,催生前所未見的經濟地理藍圖 La Société hyper-industrielle – Le nouveau capitalisme productif

皮耶.維勒茲(Pierre Veltz) 林詠心

  • 出版商: 臉譜
  • 出版日期: 2018-03-08
  • 定價: $280
  • 售價: 9.0$252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176
  • ISBN: 9862356472
  • ISBN-13: 9789862356470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擺脫製造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後,台灣該何去何從? 
借鏡法國,擺脫徬徨 
在「產業出走」的困境之中,看見法國以全新經濟模式走出的路! 

全球已逐脫離二十世紀以製造業生產為主導的經濟模式,此一變革使得整個法國社會為之撼動。全球化與數位革命將形塑出什麼模樣的新世界?皮耶.維勒茲不從最常見的分析:去工業化,過渡到服務經濟切入,而是反其道而行,描述了服務業、製造業與數位化三者匯流而成的全所未見集合體:一種「超工業化」資本主義。此一合流為全球皆然的趨勢現象,也催生出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一種全新的經濟地理格局。世界分為兩部份,一是集中化的端點,各點之間關係緊密;另一部份則為剩餘的邊陲。多虧完善的財富再分配制度,歐洲與法國目前倖免於這種最劇烈的全球解構重組。這是法國必須保有且強化的一項巨大優勢。 

金融化、全球化、數位化革命已使得社會從分工分明社會走向個人化社會。個體從同儕關係獲得自信,而非以往以所在組織的群體關係為重。但針對「後工業化」社會轉變的論述仍付之闕如。儘管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的出現使得製造業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依作者看法,這並不是工業時代的終結,工業產品生產仍持續不輟,我們只是邁向一個全新形態的工業化社會,作者將此轉變稱為「超工業化」—既是創新形式卻也不脫離十九世紀以來的工業發展脈絡。在這個「超工業化」新時代,傳統製造業、服務業、數位科技產業都能創造產值,且三種產業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得密不可分。本書將深入探討此一新形態社會的科技面向、社會面向、經濟面向與地理經濟面向。 

作者簡介

作者╱皮耶.維勒茲 
Pierre Veltz,工程師暨社會學家。其最著名的作品《新工業世界》( Le Nouveau Monde industriel;Gallimard出版社,2008年)和《大轉變》(La Grande Transition;Seuil出版社,2008年)。 
1945年生,畢業於巴黎理工學院,專精企業組織與區域動態研究。

目錄大綱

導論 工業的未來 

第一章 全球工業化 
亞洲的回歸 
新興產業去工業化? 
一個很物質化的世界 
非物質化和傑文斯(Jevons)效應 
兩個全球化? 

第二章 製造業/服務業:一個已然過時的區分 
已查明的弱點 
不為人知的產業面向 
評估「去工業化」 
附加價值,從價格還是數量衡量? 
品質,最易被忽視的衡量標準 
製造業與服務業:匯合為一 
製造業也是一種服務業 

第三章 機器人,網絡鏈結,平台 
機器人會消滅工作嗎? 
「這一次大不相同」 
變革在於鏈結,而不是機器人 
使用者資料是關鍵 
平台經濟新模式 

第四章 未來有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產品? 
未來會有什麼樣的工作? 
關鍵的挑戰:吸引流動型工作機會進駐,並加以固定化 
哪些產品?環境與人 

第五章 邁向超工業時代:四個改變方向 
下層結構與知識的經濟模式 
注重關係,而不僅僅止於交換的經濟模式 
固定成本與「壟斷性競爭」的經濟 
社群型經濟 

第六章 從層級式世界到群島式世界 
技術傳播的時間量表 
從分層化世界到端點與網絡的世界 
研究和創新的新景觀 
人員流動性,科技全球化的驅動力 

第七章 全球價值鏈:碎片化 
分解 
從國際化全球化到跨國化全球化 
iPhone,中國「出口」,利潤進美國的口袋 
未來將走向價值鏈萎縮和去全球化嗎? 
不只是去全球化,而是區域化 

第八章 全球價值鏈:集中化 
群聚效應的昔與今 
飛地、專區、都會區 
樞紐 
生態系統 

第九章 超集中化和中心/邊陲脫勾 
規模可伸縮性與不平等 
數位化作為全球集中化因素 
大都會與其他地區 
打破中心與邊陲之間的聯繫? 

結論 法國和歐洲:非凡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