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原理 (下)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lfred Marshall 著 葉淑貞 譯

  • 出版商: 五南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定價: $600
  • 售價: 9.5$570
  • 貴賓價: 9.0$540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616
  • ISBN: 9865223880
  • ISBN-13: 9789865223885
  • 相關分類: 經濟學 Economy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商品描述

※書中重點論述了財富與人類欲望的關係,其目的在於消除貧困和增進福利;強調用貨幣間接衡量人類情感和動機的重要思想;提出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兩種動機:追求「滿足」和避免「犧牲」。
※學習古典經濟學的教材之一,經濟學家鼎力推薦的入門必讀書。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的代表作,奠定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改變世界的著作《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原理》,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重新詮釋了古典經濟學體系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這本書於馬夏爾在世時便出版八次之多,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專著,多年來一直被奉為英國經濟學的聖經。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者,他的理論及其追隨者被稱為新古典理論和新古典學派。

《經濟學原理》共分六篇及附錄,下冊收錄第六篇及附錄。
第六篇「國民所得的分配」,當生產的剩餘大於所有人類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時,決定這些如何分配的一般因素為何?消費和生活方式一般會如何影響效率;是通過欲望和活動的影響嗎?本篇試圖對這類的問題,提出廣泛的回答。
附錄,馬夏爾總共撰寫了十二個附錄與數學附錄,對其著作進行更多的數學補充與經濟分析。

作者簡介

阿弗瑞德‧馬夏爾(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新古典經濟學派代表人物,又有「現代經濟學之父」之稱。1842年出生於倫敦南邊的柏孟塞區,任教於劍橋大學。代表著作: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至1920年已發行八版,是當時英國最通行的經濟學參考書,其著作首度將數理分析導入經濟學當中,對供給需求、邊際效益、生產成本的重新整理,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譯者簡介
葉淑貞

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專攻臺灣經濟史、農業經濟學及經濟發展史。
著有論文三十多篇,分別發表於《經濟論文叢刊》、《臺灣史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等期刊;著書五本,分別是2021年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增訂版)》;2014年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2013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之《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1995年與吳聰敏、劉鶯釧合著之《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隨後又於2004年與吳聰敏、古慧雯共同修訂,重新出版。

導讀者簡介
吳惠林

臺灣大學經濟系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世新大學兼任教授、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兼任教授。專長為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經濟發展。著有《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經濟學的天空》、《經濟的幸福力》、《生活中的經濟學》、《飛越黑板經濟學》、《寇斯》、《亞當‧史密斯》、《弗利曼》、《海耶克》、《洛克斐勒》、《蔣碩傑傳》等。另有學術文章專論一百多種,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目錄大綱

導讀
譯者序

第六篇 國民所得的分配
第一章 分配的初探
第二章 分配的初探(續)
第三章 勞動的報酬
第四章 勞動的報酬(續)
第五章 勞動的報酬(續)
第六章 資本的利息
第七章 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利潤
第八章 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利潤(續)
第九章 地 租
第十章 土地租佃
第十一章 分配概論
第十二章 經濟進步的總體影響
第十三章 進步與生活水準的關係

附錄一 自由產業與企業的發展
附錄二 經濟學的發展
附錄三 經濟學的範圍與方法
附錄四 經濟學中抽象推理的用途
附錄五 資本的定義
附錄六 物物交易
附錄七 地方稅的歸宿及政策的一些建議
附錄八 關於報酬遞增靜態假設使用的限制
附錄九 李嘉圖的價值理論
附錄十 工資基金學說
附錄十一 幾種剩餘
附錄十二 李嘉圖關於稅收及農業改良的學說
數學附錄
阿弗瑞德.馬夏爾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