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應用基礎

何俊,周小明,嚴寶平 等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10-01
  • 售價: $41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7121514478
  • ISBN-13: 9787121514470
  • 相關分類: AI Coding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緊扣數字化與智能化時代的發展需求,旨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新文科人才。本書突出“藝術+科技”融合特色,將技術原理與藝術實踐緊密結合,註重跨學科視角和項目式學習,提升讀者數字素養和創新能力。本書共9章,包括:數字文明的開端、計算機基礎、網絡傳播與信息通信、Python與創意編程、人工智能概論、數字媒體技術、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大數據與藝術、前沿技術與未來展望。本書不僅關註技術應用,還強調信息倫理、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原創性、社會責任等重要內容,引導讀者在數字時代守護藝術的人文價值。本書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創新練習和實用工具推薦,為文科及藝術類專業學生適應智能社會的創作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文科及藝術類專業學生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應用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感興趣的讀者學習參考。

目錄大綱

第1章 數字文明的開端
1.1 信息時代的背景與意義
1.1.1 什麼是信息技術
1.1.2 信息技術發展裏程碑
1.2 人工智能的起源與演進
1.2.1 六階段的發展演進
1.2.2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1.2.3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
1.3 藝術的數字化變革
1.3.1 創作工具的數字化變革
1.3.2 代表性數字藝術形式
1.3.3 藝術傳播方式變革
1.4 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在藝術中扮演的角色
1.4.1 技術作為創作工具的革命性演進
1.4.2 算法驅動的創作範式轉型
1.4.3 藝術生態系統的智能化重構
1.4.4 技術應用的倫理邊界與人文思考
練習與思考
第2章 計算機基礎
2.1 計算機系統組成
2.1.1 中央處理器
2.1.2 存儲器
2.1.3 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2.2 操作系統基礎
2.2.1 操作系統的功能與作用
2.2.2 常見操作系統介紹
2.3 數據的表示
2.3.1 數值數據的表示
2.3.2 字符數據的表示
2.4 藝術領域常用的計算機硬件與設備
2.4.1 圖形工作站
2.4.2 數位板
2.4.3 3D打印機
2.4.4 數碼相機
2.4.5 音頻設備
練習與思考
第3章 網絡傳播與信息通信
3.1 計算機網絡基礎
3.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功能
3.1.2 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
3.1.3 網絡拓撲結構
3.1.4 網絡設備與傳輸介質
3.2 互聯網與萬維網
3.2.1 互聯網的起源與發展
3.2.2 互聯網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3.2.3 萬維網的定義與特點
3.2.4 互聯網服務與應用
3.3 網絡安全與道德規範
3.3.1 網絡安全的概念與重要性
3.3.2 網絡安全威脅與防護措施
3.3.3 網絡道德規範與法律法規
3.4 網絡在藝術傳播中的應用
3.4.1 網絡對藝術傳播的影響
3.4.2 網絡藝術傳播的平臺與工具
3.4.3 網絡藝術傳播的特點與優勢
3.4.4 網絡藝術傳播的挑戰與對策
練習與思考
第4章 Python與創意編程
4.1 算法與邏輯思維
4.1.1 算法的定義與重要性
4.1.2 邏輯思維的基本概念
4.1.3 算法設計的基本步驟
4.1.4 排序算法的詳細討論
4.2 編程語言簡介
4.2.1 編程語言的進化
4.2.2 語言選擇的考量
4.2.3 比較不同語言在創意編程中的適用性
4.2.4 Python的特點與優勢
4.3 Python語言入門
4.3.1 基本語法與數據類型
4.3.2 控制結構
4.3.3 函數與模塊
4.4 編程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4.4.1 圖形編程的基礎
4.4.2 動態藝術創作
4.4.3 案例實踐
4.4.4 藝術與科技的跨界合作
4.4.5 開源社區和協作平臺的貢獻
練習與思考
第5章 人工智能概論
5.1 人工智能的定義與分類
5.1.1 人工智能的定義
5.1.2 人工智能的分類
5.1.3 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
5.1.4 人工智能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5.2 機器學習基礎
5.2.1 機器學習的定義
5.2.2 機器學習的類型
5.2.3 監督學習
5.2.4 無監督學習
5.2.5 強化學習
5.2.6 機器學習的應用
5.2.7 機器學習的挑戰
5.3 深度學習簡介
5.3.1 深度學習的定義
5.3.2 神經網絡的基本結構
5.3.3 卷積神經網絡
5.3.4 循環神經網絡
5.3.5 深度學習的應用
5.4 神經網絡與認知計算
5.4.1 神經網絡的數學模型
5.4.2 神經網絡的訓練方法
5.4.3 認知計算的基本概念
5.4.4 神經網絡在認知計算中的應用
練習與思考
第6章 數字媒體技術
6.1 數字圖像處理
6.1.1 數字圖像的基本概念
6.1.2 圖像文件格式與壓縮
6.1.3 圖像處理技術與軟件
6.1.4 數字圖像在藝術中的應用
6.2 數字視頻編輯
6.2.1 數字視頻的基本概念
6.2.2 視頻采集與設備
6.2.3 視頻編輯技術與軟件
6.2.4 視頻特效與後期處理
6.2.5 數字視頻在藝術中的應用
6.3 數字音頻處理
6.3.1 數字音頻的基本概念
6.3.2 音頻采集與錄制
6.3.3 音頻編輯技術與軟件
6.3.4 數字音頻合成與制作
6.3.5 數字音頻在藝術中的應用
6.4 多媒體集成
6.4.1 多媒體的定義與特點
6.4.2 多媒體創作與集成
6.4.3 多媒體作品的制作
6.4.4 新媒體藝術與技術應用
練習與思考
第7章 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應用
7.1 人工智能與美術
7.1.1 計算機繪畫技術的演進
7.1.2 圖像生成與風格遷移的算法突破
7.1.3 人工智能美術創作的美學價值與批判
7.2 人工智能與設計
7.2.1 生成式設計的算法革命
7.2.2 人機交互與用戶體驗的智能升級
7.2.3 設計倫理與算法透明性挑戰
7.2.4 教育轉型與未來設計師培養
7.3 人工智能與音樂
7.3.1 音樂生成算法的演進與突破
7.3.2 聲音合成與處理的智能革命
7.3.3 音樂認知與情感計算的融合
7.3.4 音樂版權與行業變革
7.4 人工智能與舞蹈
7.4.1 動作捕捉技術
7.4.2 虛擬角色與表演
7.4.3 智能編舞與創作輔助
7.4.4 教學訓練與健康管理
7.5 人工智能與媒體藝術
7.5.1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
7.5.2 交互式裝置藝術
7.5.3 生成藝術與數據可視化
7.5.4 技術倫理與藝術哲學
練習與思考
第8章 大數據與藝術
8.1 大數據概述
8.1.1 大數據的定義與特征
8.1.2 大數據的基礎架構與關鍵技術
8.1.3 藝術領域的數據來源
8.2 數據可視化
8.2.1 原理與工具
8.2.2 藝術設計與可視化表達
8.2.3 動態與交互式可視化
8.3 數據驅動的藝術創作
8.3.1 數據驅動創作的概念與流程
8.3.2 多學科協作
8.3.3 數據藝術在不同媒介中的實現
8.4 數據倫理與隱私
8.4.1 大數據背景下的隱私挑戰
8.4.2 倫理與法律法規的考量
8.4.3 負責任的數據藝術實踐
練習與思考
第9章 前沿技術與未來展望
9.1 區塊鏈與數字版權
9.1.1 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與特性
9.1.2 數字版權保護的現狀與挑戰
9.1.3 區塊鏈在藝術領域的創新應用
9.1.4 區塊鏈藝術的挑戰與未來發展趨勢
9.2 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
9.2.1 智能代理的自主化演進
9.2.2 多模態認知的融合創新
9.2.3 具身智能的物理交互突破
9.2.4 邊緣計算的場景化落地
9.3 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未來
9.3.1 創作方式的範式革命
9.3.2 創作主體的角色重構
9.3.3 藝術價值的體系重構
9.3.4 倫理邊界的挑戰
練習與思考
附錄A 常用軟件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