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精裝本) 未来宽带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

王寶生, 呂紹和, 陳琳, 陳曉梅, 等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定價: $528
  • 售價: 8.5$449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74
  • 裝訂: 精裝
  • ISBN: 7115337519
  • ISBN-13: 9787115337511
  • 相關分類: 物聯網 IoT雲端運算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王寶生編著的《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主要介紹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這些技術將從不同角度研究和解決寬帶網絡在泛在、高速與安全等方面的挑戰。從層次上看,這些支撐技術涵蓋系統級、平臺級與應用級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從視角上看,也分別從開發者、管理者與用戶等不同角度考察網絡的支撐技術。全書的組織如下:第1章概述網絡技術的歷史與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物聯網的支撐技術,第3章介紹雲計算的支撐技術,第4章討論支持移動性的相關技術,第5章介紹網絡測試與測量的技術,第6章討論網絡性能的優化技術,第7、8章分別介紹網絡態勢感知與安全技術。
    《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可用於電腦、電子工程、通信、自動化與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與本科生教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寬帶因特網 1
  1.1.1 因特網的歷史沿革 1
  1.1.2 因特網的發展現狀 2
  1.1.3 未來的寬帶因特網絡 5
1.2 因特網基礎技術 7
  1.2.1 OSI與TCP/IP 7
  1.2.2 IPv4 9
  1.2.3 IPv6 11
1.3 寬帶網絡 12
  1.3.1 基本含義 12
  1.3.2 網絡體系結構 13
1.4 寬帶網絡的支撐技術 14
  1.4.1 支撐技術總覽 15
  1.4.2 功能支撐技術 16
  1.4.3 平臺支撐技術 16
  1.4.4 應用支撐技術 16
1.5 本書的組織 17
參考文獻 17
第2章 物聯網技術 19
2.1 引言 19
2.2 物聯網的基本概念 20
  2.2.1 物聯網的內涵 20
  2.2.2 物聯網與其他網絡的關係 21
2.3 物聯網的基本架構 22
  2.3.1 物聯網的結構組成 22
  2.3.2 感知層 23
  2.3.3 網絡層 24
  2.3.4 應用層 24
2.4 射頻識別 25
  2.4.1 概述 25
  2.4.2 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 26
  2.4.3 訪問控制與防碰撞 27
  2.4.4 EPC Gen-2標準簡介 30
2.5 無線傳感器網絡 31
  2.5.1 概述 32
  2.5.2 傳感器 33
  2.5.3 媒體訪問控制(MAC) 34
  2.5.4 數據聚合 36
  2.5.5 能量有效的通信與感知 40
2.6 物聯網的未來 43
2.7 小結 44
參考文獻 44
第3章 雲計算的網絡支撐技術 47
3.1 雲計算簡介 47
  3.1.1 雲計算的概念 47
  3.1.2 雲計算的特點 48
  3.1.3 雲計算服務模型 49
  3.1.4 雲計算核心技術 49
3.2 網絡虛擬化 51
  3.2.1 網絡節點虛擬化 51
  3.2.2 網絡平臺虛擬化 52
3.3 網絡設備虛擬化 53
3.4 鏈路虛擬化 54
  3.4.1 鏈路虛擬化體系結構 55
  3.4.2 虛擬接口切分技術 56
  3.4.3 多跳鏈路虛擬化技術 57
  3.4.4 鏈路虛擬化關鍵技術 58
  3.4.5 支持鏈路虛擬化的路由器轉發平面結構 59
3.5 統一交換 63
  3.5.1 Fibre Channel協議 63
  3.5.2 InfiniBand 63
  3.5.3 多協議存儲網絡系統 65
  3.5.4 數據中心以太網 68
3.6 軟件定義網絡(SDN) 68
  3.6.1 SDN的架構 69
  3.6.2 SDN的特點 70
  3.6.3 SDN的部署和應用 71
3.7 小結 71
參考文獻 71
第4章 移動性的支撐技術 74
4.1 引言 74
4.2 移動性管理 75
  4.2.1 移動性的定義 75
  4.2.2 位置登記 77
  4.2.3 越區切換 77
4.3 移動IP 81
  4.3.1 基本概念 81
  4.3.2 基本架構與過程 84
  4.3.3 關鍵技術 85
  4.3.4 移動IPv6 88
4.4 無縫切換 88
  4.4.1 切換的基本分類 89
  4.4.2 移動IP中的無縫切換 90
  4.4.3 WLAN無縫切換 93
  4.4.4 LTE中的切換 97
4.5 標地分離的網絡 101
  4.5.1 概念與意義 101
  4.5.2 基本的設計理念 102
  4.5.3 標識/位置分離的移動方案 103
  4.5.4 移動主機協議棧的設計 103
  4.5.5 主機移動後的通信流程 104
  4.5.6 增強移動平滑性的機制 105
4.6 未來發展趨勢 106
4.7 小結 107
參考文獻 107
第5章 測量與測試技術 110
5.1 網絡測量 111
  5.1.1 網絡測量研究的意義與分類 111
  5.1.2 常用網絡測量工具 113
  5.1.3 研究項目 114
  5.1.4 網絡測量體系結構 117
  5.1.5 拓撲測量 122
  5.1.6 性能測量 123
  5.1.7 流量測量 128
5.2 網絡測試 131
  5.2.1 網絡測試方法 131
  5.2.2 網絡測試的分類 132
  5.2.3 協議一致性測試 133
  5.2.4 性能測試 139
  5.2.5 健壯性測試 143
5.3 網絡測試與測量的未來 144
  5.3.1 傳統測試儀向虛擬儀器發展趨勢 144
  5.3.2 測試序列生成技術研究趨勢 144
  5.3.3 網絡測量體系結構的研究趨勢 145
  5.3.4 網絡拓撲測量的研究趨勢 145
參考文獻 146
第6章 資源管理和優化技術 149
6.1 引言 149
6.2 QoS技術 149
  6.2.1 QoS體系結構 151
  6.2.2 主要的QoS控制機制 155
  6.2.3 QoS的研究熱點 159
  6.2.4 QoS的發展趨勢 161
6.3 廣域網優化 162
  6.3.1 傳輸優化技術 162
  6.3.2 多路徑路由 164
  6.3.3 負載均衡 166
6.4 流量工程 170
  6.4.1 流量工程研究熱點 171
  6.4.2 流量工程的支撐技術 172
6.5 應用層優化技術 177
  6.5.1 應用層優化技術產生背景 177
  6.5.2 應用層優化技術的本質 179
  6.5.3 應用層優化的支撐技術 180
6.6 小結 187
參考文獻 188
第7章 因特網態勢感知 191
7.1 概述 191
  7.1.1 網絡態勢感知概述 191
  7.1.2 網絡態勢感知模型 193
  7.1.3 網絡態勢知識表示 196
  7.1.4 網絡態勢評估方法 197
7.2 網絡態勢感知模型 201
  7.2.1 模型概述 201
  7.2.2 網絡態勢指標體系 206
  7.2.3 態勢因子選擇方法 207
7.3 傳輸態勢感知技術 208
  7.3.1 概述 208
  7.3.2 大象流識別方法 213
7.4 網絡態勢評估與預測 216
  7.4.1 基於粗集的態勢評估技術 216
  7.4.2 基於神經網絡的態勢預測方法 222
參考文獻 224
第8章 安全技術 227
8.1 網絡安全概述 227
  8.1.1 安全的基本概念 227
  8.1.2 網絡安全威脅 228
  8.1.3 網絡安全防護 235
8.2 密碼技術 237
  8.2.1 密碼技術概述 237
  8.2.2 身份基加密 240
  8.2.3 屬性基加密 241
  8.2.4 同態加密 244
8.3 認證技術 245
  8.3.1 網絡認證技術 245
  8.3.2 生物認證技術 249
  8.3.3 證書認證協商中的敏感信息保護 251
8.4 信任管理技術 252
  8.4.1 信任管理概述 252
  8.4.2 基於身份策略的信任 254
  8.4.3 基於行為信譽的信任 255
8.5 其他安全技術 256
  8.5.1 信息隱藏技術 256
  8.5.2 數字取證技術 258
  8.5.3 零知識證明 259
  8.5.4 秘密共享 260
  8.5.5 入侵檢測技術 262
  8.5.6 DDoS檢測技術 264
參考文獻 265
名詞索引  268
作者簡介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