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無線網絡技術與規劃設計
汪丁鼎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714$678 -
$403RRU 設計原理與實現
-
$531邁向 5G — 從關鍵技術到網絡部署
-
$8115G 無線接入網架構及關鍵技術
-
$300$270 -
$422面向5G移動通信的軟件無線電平臺原型驗證與開發
-
$834$792 -
$2865G 與車聯網 — 基於移動通信的車聯網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
-
$780$663 -
$6075G NR 標準 : 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 (5G NR: The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
-
$954$906 -
$403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承載關鍵技術與規劃設計
-
$7095G NR 物理層技術詳解:原理、模型和組件 (5G Physical Layer: Principles, Models and Technology Components)
-
$857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5G網絡協議與客戶感知
-
$284邊緣計算 5G時代的商業變革與重構
-
$1,008$958 -
$581窄帶物聯網 (NB-IoT) 標準協議的演進 : 從 R13 到 R16 的 5G 物聯網之路
-
$556雲原生模式
-
$414$393 -
$658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5G網絡安全實踐
-
$594$564 -
$414$393 -
$454數據中台建設:從方法論到落地實戰
-
$380$300 -
$648$616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5G無線網絡技術與規劃設計 從 5G 無線網絡的關鍵技術和系統協議入手,結合網絡規劃分析經驗、5G 試驗網數據和5G 典型業務需求,著重闡述了 5G 基站基本能力、網絡規劃設計方法、設備演進、工藝要求,並提出了室內覆蓋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邏輯嚴謹、論述深入淺出,特別提煉了 8 章內容概要一覽彩圖,適合從事 5G 無線網絡工程的相關人員參考學習,也可供大專院校通信專業的師生閱讀使用。
作者簡介
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全國郵電系統首批6家甲級單位之一,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甲級通信、建築規劃、工程設計、技術諮詢證書和甲級工程總承包資質證書,同時持有國外承包工程經營許可證書,是中國通信標準研究組成員單位。獲獎項目1、國家優秀設計獎2、中國電信CN2網絡工程金獎3、中國電信CN2網絡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一等獎4、廣東移動TD-SCDMA無線網絡集成管理與資源分析一等獎5、中國電信北方十省市干線傳輸網高速北環網工程一等獎
汪丁鼎
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就職於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任網絡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杭州市高新區2012-2013年度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擁有近20年的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設計和諮詢工作經驗,編寫著作4本,主編參編國標2項、行標多項。
許光斌
碩士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就職於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兼副教授,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從事移動通信規劃設計、優化和管理等相關工作十餘年,編審國標、行標5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編寫著作2本,發表論文數十篇。
丁巍
畢業於浙江大學,現就職於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MBA,中國電信集團青年崗位能手,擁有近12年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設計和項目管理工作經驗,主編參編國標2項,編審國標、行標2項。另合著有《TD-LTE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
汪偉
碩士畢業於浙江大學,就職於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任綜合院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中國通服物聯網產品及專業人才,從事移動通信規劃設計和工程項目管理等相關工作18年,參編國標1項,專著2本,發表論文十幾篇。
徐輝
1999年畢業於南京郵電學院,浙江大學工程碩士,擁有20年移動通信領域專業技術經驗。
目錄大綱
第一章5G無線技術與系統
1.1 5G系統概述/ 1
1.2 5G幀結構和物理資源/ 2
1.2.1幀結構/ 2
1.2.2資源單元及資源塊/ 4
1.3上行物理信道及信號/ 5
1.3. 1 PUCCH信道/ 6
1.3.2 PUSCH信道/ 7
1.3.3 PRACH信道/ 8
1.3.4上行SRS信號/ 9
1.3.5上行DMRS信號/ 10
1.3.6上行PTRS信號/ 11
1.4下行物理信道及信號/ 12
1.4.1 PDCCH信道/ 14
1.4.2 PDSCH信道/ 15
1.4.3 PBCH信道/ 17
1.4.4下行DMRS信號/ 19
1.4.5下行PTRS信號/ 21
1.4.6下行CSI-RS信號/ 22
1.5 5G系統主要協議/ 24
1.5.1 MAC協議/ 24
1.5.2 RLC協議/ 26
1.5.3 PDCP協議/ 28
1.5.4 RRC協議/ 29
1.6 Massive MIMO天線技術/ 31
1.6.1 Massive MIMO特性/ 31
1.6.2 Massive MIMO的優勢和挑戰/ 33
1.7 NOMA技術/ 37
1.7.1概述/ 37
1.7.2 NOMA原理/ 38
1.8高頻通信毫米波技術/ 40
1.8.1毫米波通信優劣/ 40
1.8.2毫米波大氣損耗衰減率/ 41
1.9超密集組網技術/ 46
1.10網絡切片技術/ 50
1.10.1網絡切片概述/ 50
1.10.2網絡切片按需定制的實現/ 53
1.11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 54
1.11.1概述/ 54
1.11.2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優劣/ 55
1.12 MEC技術/ 56
1.12.1特徵/ 56
1.12.2資源的聯合管理/ 64
參考文獻/ 65
第二章5G業務與場景
2.1移動通信業務發展歷程/ 67
2.2 5G業務解析/ 69
2.2.1 5G業務分類/ 70
2.2.2 5G典型業務解析/ 73
2.3 5G場景解析/ 76
2.3.1 3GPP場景劃分/ 76
2.3.2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場景劃分/ 80
2.3.3 5G場景劃分對比分析/ 83
2.4 5G場景業務模型/ 85
2.4.1業務模型關鍵指標/ 85
2.4.2場景業務模型建模/ 86
參考文獻/ 94
第三章基站覆蓋能力分析
3.1概述/ 97
3.2 5G頻率/ 97
3.2.1 ITU和國內移動通信頻率資源劃分/ 97
3.2.2 5G頻率資源及分配/ 100
3.3 5G網絡覆蓋影響因素/ 103
3.3.1覆蓋影響因素/ 103
3.3. 2鏈路預算參數/ 105
3.4 5G鏈路預算/ 120
3.4.1鏈路預算/ 120
3.4.2鏈路預算分析/ 122
3.5 5G頻段電波傳播模型/ 126
3.5.1常用傳播模型/ 126
3.5.2校正後的傳播模型/ 129
3.6 5G基站覆蓋能力/ 131
3.7 5G覆蓋的上下行平衡和優化/ 132
3.7.1上下行鏈路平衡/ 132
3.7.2覆蓋和容量的相互影響和製約/ 133
3.7. 3鏈路預算的平衡與優化/ 134
參考文獻/ 135
第四章基站容量能力分析
4.1概述/ 137
4.2 5G基站容量影響因素/ 138
4.2.1載頻帶寬/ 138
4.2.2業務類型和質量要求/ 138
4.2.3網絡覆蓋質量/ 139
4.3從資源到容量/ 140
4.3.1資源/ 140
4.3.2 CQI / 143
4.3.3 MCS映射/ 145
4.3.4瀑布曲線/ 148
4.3.5鏈路開銷/ 149
4.3.6傳輸塊的大小/ 155
4.3.7容量計算舉例/ 158
4.4基站容量能力分析/ 158
4.4.1單小區理論峰值容量/ 159
4.4.2單小區平均吞吐量/ 160
4.5場景容量能力分析/ 162
4.5.1 eMBB / 162
4.5.2 mMTC / 163
4.5.3 uRLLC / 163
4.5.4網絡切片容量/ 164
4.6小區容量的優化/ 164
參考文獻/ 167
第五章5G無線網絡規劃
5.1概述/ 169
5.1.1規劃原則/ 169
5.1.2無線網絡規劃內容/ 171
5.1 .3無線網絡規劃流程/ 172
5.1.4 5G無線網絡規劃新特性/ 174
5.2 5G網絡規劃方法/ 175
5.2.1網絡定位和建設策略/ 175
5.2.2業務需求和網絡規劃目標的銜接/ 175
5.2.3網絡規劃目標/ 176
5.2.4規劃目標的實施/ 179
5.3 5G覆蓋規劃/ 180
5.3.1頻率規劃/ 180
5.3.2覆蓋區域劃分/ 181
5.3.3面、線、點覆蓋規劃/ 183
5.3.4基於大數據的網絡覆蓋規劃/ 185
5.4 5G容量規劃/ 188
5.4.1容量規劃概述/ 188
5.4.2容量評估和資源利用率評價/ 190
5.4.3容量規劃擴容/ 192
5.4.4基於感知的網絡容量規劃/ 193
5.5 5G組網技術/ 199
5.5.1組網技術/ 199
5.5.2 CU+DU+AAU組網/ 200
5.5.3宏微結合超密集組網/ 202
5.6 5G基站參數規劃/ 203
5.6.1 PCI規劃/ 203
5.6.2 TA規劃/ 205
5.6.3鄰區規劃/ 206
5.6.4傳輸帶寬需求測算/ 207
5.7 5G基站與其他系統的干擾協調/ 211
5.7.1通信系統間的干擾/ 211
5.7.2干擾分析/ 212
5.7.3 5G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隔離距離/ 216
5.7.4系統間的干擾抑制/ 219
5.8無線網絡規劃仿真/ 220
5.8.1 5G關鍵技術對仿真的影響/ 220
5.8.2 SS-RSRP覆蓋預測的仿真配置/ 221
5.8.3 SS-RSRP覆蓋仿真準確性驗證
案例/ 223
5.8.4仿真規劃案例/ 225
參考文獻/ 229
第六章5G無線網絡設備
6.1 5G移動通信系統的需求/ 231
6.1.1 5G的業務需求/ 231
6.1.2 5G的運營需求/ 232
6.1.3 5G的指標需求/ 233
6.2網絡架構演進對設備影響/ 234
6.2.1 5G網絡架構/ 234
6.2.2 5G無線網設備演進方向/ 250
6.3性能指標要求對設備的影響/ 267
6.3 .1高頻通信設備/ 267
6.3.2大規模天線/ 275
6.4目前5G無線網絡設備典型產品/ 285
參考文獻/ 286
第七章5G無線網絡設計
7.1總體要求/ 289
7.1.1總體原則/ 289
7.1 .2設計內容/ 290
7.2基站選址與勘察/ 291
7.2.1選址總體原則/ 291
7.2.2 SSUP選址辦法/ 293
7.2.3基站勘察/ 296
7.2.4基站選址/ 301
7.3基站系統設計/ 302
7.3.1基站主設備及機房設計/ 302
7.3.2基站配套改造設計/ 306
7.4 C-RAN組網接入匯聚機房和前傳
承載網設計/ 311
7.4.1 C-RAN組網設計/ 311
7.4.2接入匯聚機房/ 312
7.4.3前傳承載網/ 314
7.5共建共享/ 315
7.5.1共建共享原則/ 315
7.5.2通信基礎資源共建共享/ 316
7.5.3社會資源共建共享/ 319
參考文獻/ 323
第八章5G室內覆蓋系統設計
8.1室內覆蓋系統概述/ 325
8.1.1室內覆蓋系統概念/ 325
8.1.2分佈系統的分類/ 326
8.1.3分佈系統的結構/ 328
8.2 5G室內覆蓋系統解決方案/ 335
8.2.1室內信號傳播模型/ 335
8.2.2室內傳播模型的校正/ 341
8.2.3 5G室內覆蓋系統使用的
頻率/ 344
8.2.4 5G室內覆蓋系統方案選擇原則/ 344
8.2.5 5G室內覆蓋系統解決方案分析/ 345
8.3室內覆蓋系統設計流程/ 351
8.3.1總體流程/ 351
8.3.2設計準備工作/ 352
8.3.3設計工作/ 358
8.3.4單站設計流程/ 364
8.3.5站點現場勘察/ 366
8.3.6室內模擬測試/ 367
參考文獻/371
縮略語/ 372
附錄
附錄(一):5G系統架構/ 376
附錄(二):5種5G幀結構/ 383
附錄(三):時隙格式/ 384
附錄(四):前導格式/ 386
附錄(五):PDSCH的MCS索引/ 389
附錄(六):空間复用碼字映射/ 392
附錄(七):物理過程/ 394
附錄(八):Massive MIMO天線陣列及部署/ 402
附錄(九):NOMA應用場景/ 403
附錄(十):無線電波衰減率/ 404
附錄(十一):超密集網絡的干擾控制/ 407
附錄(十二):網絡切片實現問題和挑戰/ 408
附錄(十三):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自乾擾抑制抵消/ 410
附錄(十四):MEC技術面臨的問題和應用/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