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無線網絡優化實踐

張守國 葛海平 吳 松 陳 君 王建斌 李曙海 沈保華 等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售價: $959
  • 貴賓價: 9.5$911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64
  • ISBN: 7115635080
  • ISBN-13: 9787115635082
  • 相關分類: 5G
  • 立即出貨 (庫存 < 3)

  • 5G NR無線網絡優化實踐-preview-1
  • 5G NR無線網絡優化實踐-preview-2
5G NR無線網絡優化實踐-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從5G無線網絡優化基本原理的角度出發,側重於介紹5G無線網絡優化實施中遇到的常見知識點和無線網絡問題優化方法,涵蓋了基本理論基礎、信令流程、專網規劃、參數規劃、性能分析等內容。本書首先回顧了5G網絡結構、頻譜劃分、物理通道、幀結構、組網方式等內容,使讀者對5G的基本原理有進一步瞭解。然後,本書通過對信令流程的介紹,使讀者對移動台和網絡的尋呼過程、業務建立過程、切換過程、VoNR等信令過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本書適合從事5G工程優化相關工作的維護人員及對5G網絡相關知識感興趣的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张守国

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和规划方面工作,拥有20多年一线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对无线网络优化和规划拥有丰富的经验。出版图书《LTE无线网络优化实践》1本,发表论文10多篇。

@葛海平

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发表论文10多篇。

@吴松

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博士。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国际业务总监。2000年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从事移动通信前沿技术研究,专注于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发表论文近20篇。

@陈君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具备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发表论文20多篇。

@王建斌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无线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以及无线网络的规划、优化等工作。

@李曙海

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中心副主任,运营商集团B级人才,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作,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和较为丰富的实战及管理经验,主持过多项规划优化创新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沈保华

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优中心优化主管,运营商集团高级专家,长期从事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作,拥有丰富的移动通信领域从业经验和实战经验,曾获业内多项专业奖项,发表论文近10篇。

目錄大綱

1.1 5G網絡架構 / 5

1.1.1 接入網 / 6

1.1.2 核心網 / 8

1.2頻譜劃分 / 12

1.2.1 頻段定義 / 12

1.2.2頻率柵格 / 16

1.2.3 同步柵格 / 18

1.2.4 部分帶寬的概念 / 18

1.2.5 國內電信運營商頻率分配 / 22

1.3 無線幀結構 / 23

1.3.1 基本時間單位 / 23

1.3.2 無線幀結構 / 24

1.4 協議棧 / 27

1.4.1 控制面 / 28

1.4.2 用戶面 / 33

1.5 組網模式 / 37

2.1物理廣播通道 / 46

2.1.1 PBCH位置 / 46

2.1.2 PBCH內容解析 / 50

2.2 物理隨機接入通道 / 52

2.3 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 55

2.4 物理下行控制通道 / 57

2.4.1 PDCCH位置 / 57

2.4.2 PDCCH功能 / 64

2.5 物理下行共享通道 / 65

2.6 物理上行共享通道 / 67

2.7 物理共享通道分配 / 68

2.8 物理信號 / 71

2.8.1 解調參考信號 / 72

2.8.2 探測參考信號(SRS) / 77

2.8.3 通道狀態參考信號 / 79

2.8.4 SRS天選 / 81

2.8.5 天線埠 / 82

2.9波束管理 / 82

3.1隨機接入 / 89

3.1.1 競爭模式 / 90

3.1.2 非競爭模式 / 92

3.2 RRC連接建立 / 93

3.3 RRC連接重建 / 96

3.4 上下文管理 / 97

3.5 RRC重配置 / 103

3.6 服務質量控制 / 107

3.6.1 QoS參數 / 109

3.6.2 QoS映射 / 112

3.7 開機入網流程 / 113

3.7.1 小區搜索 / 113

3.7.2 小區選擇 / 116

3.7.3 小區重選 / 119

3.7.4 初始接入流程 / 122

3.7.5 註冊過程 / 124

3.7.6 AMF選擇和發現過程 / 130

3.8 鑒權和安全過程 / 132

3.8.1 鑒權過程 / 132

3.8.2安全過程 / 135

3.9 PDU會話過程 / 138

3.9.1 PDU會話建立流程 / 139

3.9.2 PDU會話修改流程 / 145

3.9.3 PDU會話資源建立 / 149

3.9.4PDU會話資源修改 / 151

3.9.5 SMF選擇和發現過程 / 152

3.9.6 UPF選擇過程 / 153

3.9.7 信令消息 / 153

3.10 業務建立流程 / 158

3.10.1 主叫流程 / 158

3.10.2 被叫流程 / 166

3.10.3 接入控制 / 170

3.11 切換流程 / 172

3.11.1 切換功能 / 174

3.11.2 測量事件 / 176

3.11.3 切換信令流程 / 180

3.12 NSA業務流程 / 188

3.12.1 輔站SgNB添加過程 / 192

3.12.2 主站MeNB變更過程 / 200

3.12.3 輔站變更過程 / 201

3.12.4 輔站SgNB調整過程 / 204

3.13 切片相關信令流程 / 205

3.13.1 切片註冊流程 / 205

3.13.2 切片PDU會話創建

流程 / 206

3.13.3 URSP簽約變更流程 / 207

3.14 空口主要消息 / 207

3.14.1系統信息更新 / 209

3.14.2 SIB1消息內容解析 / 210

3.14.3SIB2消息內容解析 / 217

3.14.4SIB3消息內容解析 / 218

3.14.5 SIB4消息內容解析 / 219

3.14.6 SIB5消息內容解析 / 220

3.14.7 測量控制消息內容

解析 / 221

3.14.8 測量報告內容解析 / 222

4.1 IMS網絡結構 / 224

4.2 IMS註冊過程 / 225

4.3VoNR / 227

4.3.1VoNR業務流程 / 227

4.3.2VoNR功能增強 / 234

4.4 EPS Fallback / 236

4.4.1 EPS Fallback主叫流程 / 238

4.4.2 EPS Fallback被叫流程 / 241

4.5 相關消息說明 / 243

4.6 會話初始協議 / 246

5.1 5G專網概念 / 254

5.1.1 專網定義 / 254

5.1.2 應用場景 / 257

5.1.3 關鍵技術 / 259

5.2 5G專網規劃 / 262

5.2.1 專網架構 / 262

5.2.2 UPF部署方案 / 265

5.2.3 MEC部署方案 / 267

5.2.4 承載網切片 / 269

5.3 5G專網安全方案 / 271

5.3.1 安全架構 / 272

5.3.2 安全認證體系 / 272

5.3.3 安全部署方案 / 276

5.4 5G專網案例 / 277

5.4.1 智能安防 / 278

5.4.2 校園專網 / 279

5.4.3 政務園區專網 / 281

6.1 全球小區識別碼 / 286

6.2 PCI / 286

6.3 用戶永久標識符 / 287

6.4 5G全局唯一的臨時UE

標識 / 289

6.5 5G-S-TMSI / 290

6.6 IMPI和IMPU / 291

6.7 無線網絡臨時標識符 / 291

6.8 5GS TAI / 293

6.9 接入點名稱與DNN / 293

6.10 數據網絡接入標識符 / 295

6.11 本地數據網 / 295

6.12 單個網絡切片選擇協助

信息 / 296

6.13 PRACH / 298

6.14RSRP / 302

7.1 基於服務的架構 / 306

7.2 網絡切片 / 307

7.3 邊緣計算 / 311

7.4 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天線 / 312

7.5 高階調制 / 314

7.6 自適應調制編碼 / 315

7.7通道編碼 / 318

7.8 靈活多載波技術 / 318

7.9 上下行解耦 / 318

7.10 CU-DU分離 / 321

7.11 ULCL分流 / 321

7.12IPv6多歸屬分流 / 325

7.13 本地區域數據網分流 / 325

7.14 5G LAN / 326

7.15 DNN糾錯 / 328

7.16集成接入回傳 / 329

8.1 優化概述 / 332

8.2 指標和定義 / 333

8.3覆蓋優化 / 335

8.3.1 問題起因 / 335

8.3.2 優化原則 / 336

8.3.3 優化措施 / 336

8.4 乾擾問題排查 / 337

8.4.1 乾擾來源 / 337

8.4.2 排查方法 / 340

8.4.3 規避方案 / 342

8.5 接入性能優化 / 343

8.5.1 指標定義 / 343

8.5.2 分析思路 / 345

8.5.3 優化流程 / 347

8.6 掉線率優化 / 349

8.6.1 指標定義 / 349

8.6.2 分析思路 / 349

8.7 切換性能優化 / 351

8.8 吞吐率優化 / 353

8.8.1 指標定義 / 353

8.8.2 分析思路 / 354

8.8.3 優化流程 / 357

8.9 地鐵隧道優化 / 359

8.9.1 覆蓋特點 / 359

8.9.2 隧道鏈路預算 / 360

8.9.3 切換帶設置 /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