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第7版)(微課版)計算思維+人工智能
甘勇 尚展壘 王愛菊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5-08-01
- 售價: $299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10
- ISBN: 7115674957
- ISBN-13: 9787115674951
-
相關分類:
Computer-Science、Large language model、Python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商品描述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推進新時代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有關精神,結合多所普通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編寫的。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與計算思維、操作系統基礎、WPS辦公軟件、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數據庫與大數據、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數據結構與算法、Python程序設計、人工智能基礎、人工智能技術、大語言模型與AIGC、AI應用。
本書立足於“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基本教學要求,兼顧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最新發展;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內容豐富。本書配有實踐教程,其內容是對本書實踐部分的指導和強化,對提高讀者的計算機操作和應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本書可作為高校各專業“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技術的培訓教材和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作者簡介
甘勇,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主持完成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一項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重點項目);主持完成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等項目;已有18項科學技術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曾榮獲航空航天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 主編教材十余部、學術著作1部,在國際學術會議、全國性學術會議和科技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榮獲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河南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目錄大綱
第 1章 計算機與計算思維 1
1.1 計算機的發展和應用領域概述 1
1.1.1 計算機的發展 1
1.1.2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3
1.2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構成 4
1.2.1 馮·諾依曼計算機簡介 4
1.2.2 現代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5
1.3 計算機的部件 6
1.3.1 CPU簡介 6
1.3.2 存儲器的組織結構和分類 6
1.3.3 常用總線標準 8
1.3.4 常用輸入輸出設備及其接口 9
1.4 數制及不同進制之間的數值轉換 9
1.4.1 進位計數制 9
1.4.2 不同進制數相互轉換 10
1.4.3 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 12
1.5 計算機信息處理 12
1.5.1 數值信息的表示 12
1.5.2 非數值數據的編碼 14
1.6 計算思維概述 16
1.6.1 計算思維的定義 16
1.6.2 計算思維的特征 16
1.6.3計算思維的主要組成部分 17
1.6.4 計算思維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17
1.6.5 培養計算思維的重要性 18
習題1 19
第 2章 操作系統基礎 20
2.1 操作系統概述 20
2.1.1 操作系統的定義 20
2.1.2 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20
2.1.3 操作系統的分類 24
2.2 微機操作系統的演化過程 26
2.2.1 DOS 26
2.2.2 Windows操作系統 27
2.3 Windows 10使用基礎 27
2.3.1 Windows 10的安裝 27
2.3.2 Windows 10的桌面 27
2.3.3 Windows 10的窗口 28
2.4 Windows 10的基本資源與操作 29
2.4.1 瀏覽計算機中的資源 29
2.4.2 庫 29
2.4.3 回收站的使用和設置 30
2.4.4 輸入法 30
2.4.5 Windows 10的附件 30
2.4.6 磁盤管理 32
2.5 控制面板 33
2.6 Windows 10的網絡功能 34
2.6.1 網絡軟硬件的安裝 34
2.6.2 選擇網絡位置 34
2.6.3 資源共享 35
2.7 國產操作系統簡介 35
2.7.1 華為鴻蒙系統 35
2.7.2 麒麟操作系統 36
習題2 36
第3章 WPS辦公軟件 38
3.1 WPS界面介紹與通用功能 38
3.1.1 WPS首頁 38
3.1.2 標簽頁管理模式 39
3.2 WPS文字 40
3.2.1 WPS文字概述 40
3.2.2 文檔編輯 41
3.2.3 文檔排版 41
3.2.4 表格制作 43
3.2.5 圖文混排 46
3.2.6 文檔頁面設置與打印 47
3.3 WPS表格 48
3.3.1 WPS表格概述 48
3.3.2 數據輸入 49
3.3.3 格式化 50
3.3.4 公式和函數 52
3.3.5 數據管理 54
3.3.6 圖表 55
3.3.7 表格的打印 56
3.4 WPS演示 57
3.4.1 WPS演示概述 57
3.4.2 演示文稿的設置 57
3.4.3 演示文稿的放映 60
3.4.4 設置鏈接 61
3.4.5 演示文稿的打印 61
習題3 62
第4章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65
4.1 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65
4.1.1 多媒體概述 65
4.1.2 多媒體技術的定義和特征 65
4.1.3 多媒體技術的分類 65
4.1.4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66
4.2 多媒體系統的組成 66
4.2.1 多媒體系統的硬件 67
4.2.2 多媒體系統的軟件 67
4.3 多媒體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與處理 67
4.3.1 聲音媒體的數字化 67
4.3.2 視覺媒體的數字化 68
4.3.3 多媒體數據壓縮技術 68
4.4 圖像處理軟件 69
4.4.1 Adobe Photoshop 69
4.4.2 醒圖 71
4.4.3 美圖秀秀 73
4.5 視頻處理軟件 74
4.5.1 Premiere 74
4.5.2 剪映 77
4.6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 78
4.6.1 虛擬現實技術 78
4.6.2 增強現實技術 79
4.7 元宇宙 80
4.7.1 元宇宙的概念 80
4.7.2 元宇宙的特征 80
4.7.3 元宇宙的應用 81
習題4 82
第5章 數據庫與大數據 83
5.1 數據庫系統概述 83
5.1.1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83
5.1.2 數據庫的發展 85
5.1.3 數據模型 86
5.1.4 常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 87
5.1.5 雲數據庫及常見的國產數據庫 89
5.2 Access 2016簡介 91
5.3 大數據簡介 92
5.3.1 大數據的概念 92
5.3.2 大數據的特征 92
5.3.3 大數據的關鍵技術 93
5.3.4 大數據的應用 95
習題5 95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 96
6.1 計算機網絡概述 96
6.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96
6.1.2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96
6.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97
6.1.4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98
6.1.5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TCP/IP 98
6.2 計算機網絡硬件 99
6.2.1 網絡傳輸介質 99
6.2.2 網卡 100
6.2.3 交換機 100
6.2.4 路由器 100
6.3 計算機局域網 101
6.3.1 局域網概述 101
6.3.2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 102
6.3.3 以太網 102
6.4 Internet及其應用 102
6.4.1 Internet概述 102
6.4.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103
6.4.3 IP地址與MAC地址 103
6.4.4 WWW服務 104
6.4.5 域名系統 104
6.4.6 電子郵件 105
6.4.7 文件傳輸 105
6.5 搜索引擎 105
6.5.1 搜索引擎的發展歷程 106
6.5.2 搜索引擎的分類 106
6.5.3 搜索引擎關鍵技術 106
6.5.4 常用的搜索引擎 107
6.6 信息安全概述及技術 108
6.6.1 信息安全 108
6.6.2 OSI信息安全體系結構 108
6.6.3 信息安全技術 108
6.7 計算機病毒與黑客的防範 109
6.7.1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範 109
6.7.2 網絡黑客及其防範 110
6.8 雲計算 110
6.8.1 雲計算的概念 110
6.8.2 雲計算的優勢 110
6.8.3 雲計算的服務類型 111
6.9 物聯網 111
6.9.1 物聯網的概念 111
6.9.2 物聯網的特征 112
6.9.3 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112
6.9.4 物聯網的應用 113
6.10 區塊鏈 113
6.10.1 區塊鏈的概念 113
6.10.2 區塊鏈的特征 113
6.10.3 區塊鏈的關鍵技術 114
6.10.4 區塊鏈的應用 114
習題6 115
第7章 數據結構與算法 116
7.1 數據結構 116
7.1.1 數據結構概述 116
7.1.2 數組 116
7.1.3 鏈表 117
7.1.4 棧 118
7.1.5 隊列 118
7.1.6 樹和二叉樹 119
7.1.7 圖 120
7.2 算法概述 120
7.2.1 算法的概念 120
7.2.2 算法的特征 121
7.2.3 算法的描述 121
7.3 常用算法 122
7.3.1 累加求和算法 122
7.3.2 連乘求積算法 123
7.3.3 求最值算法 123
7.3.4 排序算法 124
7.3.5 查找算法 125
7.3.6 統計算法 125
7.3.7 常見的人工智能算法 125
7.4 程序設計 128
7.4.1 程序設計的概念 128
7.4.2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原則 128
7.4.3 程序設計的基本結構 129
7.4.4 程序設計語言簡介 131
習題7 132
第8章 Python程序設計 133
8.1 Python語言概述 133
8.2 Python的安裝 133
8.3 Python語法基礎 135
8.3.1 Python的語法特點 135
8.3.2 變量和常量 136
8.3.3 標識符與關鍵字 137
8.3.4 運算符與表達式 138
8.4 簡單數據類型 139
8.4.1 數字類型 139
8.4.2 字符串類型 141
8.5 標準輸入輸出 142
8.5.1 標準輸入函數 142
8.5.2 標準輸出函數 142
8.6 Python控制語句 143
8.6.1 選擇語句 143
8.6.2 循環語句 144
8.6.3 跳轉語句 145
8.7 Python數據結構 145
8.7.1 列表 146
8.7.2 元組 148
8.7.3 序列及通用操作 149
8.7.4 字典 151
8.7.5 集合 152
8.8 標準庫和第三方庫 153
8.8.1 標準庫 153
8.8.2 第三方庫 154
8.8.3 安裝第三方庫 155
習題8 156
第9章 人工智能基礎 157
9.1 人工智能的概念 157
9.2 人工智能發展歷史 158
9.3 人工智能的研究內容 159
9.4 人工智能的應用 161
9.5 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 162
習題9 163
第 10章 人工智能技術 164
10.1 機器學習 164
10.1.1 核心概念 164
10.1.2 基本原理 164
10.1.2 主要類型 165
10.1.3 機器學習的一般流程 166
10.1.4 主要應用領域 166
10.2 深度學習 167
10.2.1 深度學習的原理 167
10.2.2 神經網絡架構類型 168
10.2.3 訓練過程 168
10.2.4 主要應用領域 169
10.3 計算機視覺 169
10.3.1 基本技術和概念 169
10.3.2 基於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 170
10.3.3 計算機視覺的應用 171
10.4 自然語言處理 171
10.4.1 基本技術和概念 171
10.4.2 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 172
10.4.3 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 172
10.5 語音識別 172
10.5.1 ASR系統的結構與分類 173
10.5.2 基本原理 173
10.5.3 ASR的工作過程 174
10.5.4 ASR的應用 174
習題10 175
第 11章 大語言模型與AIGC 176
11.1 大語言模型 176
11.1.1 基本組成與原理 176
11.1.2 關鍵技術 177
11.1.3 LLM的工作過程 178
11.1.4 常見的LLM 179
11.1.5 主要應用領域 180
11.2 AIGC 181
11.2.1 AIGC的定義 181
11.2.2 AIGC的原理 181
11.2.3 AIGC的應用 182
11.2.4 AIGC的風險與挑戰 184
11.3 提示工程 184
11.3.1 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85
11.3.2 提示技術 185
11.3.3 提示工程的應用場景 187
11.3.4 提示工程的未來展望 187
習題11 187
第 12章 AI應用 188
12.1 WPS AI 188
12.1.1 WPS AI在文字文檔中應用 188
12.1.2 WPS AI在數據表格中的應用 189
12.1.3 WPS AI在演示設計中的應用 191
12.2 大模型工具及應用 192
12.3 AIGC應用 195
12.3.1 文本生成 196
12.3.2 圖像生成 196
12.3.3 影視制作 197
12.3.4 遊戲開發 197
12.3.5 教育教學 197
習題12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