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時代:鑄造新質生產力的強國之路

朱嘉明,陶虎,沈陽

  • 出版商: 北京大學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定價: $468
  • 售價: 8.5$398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64
  • ISBN: 7301352956
  • ISBN-13: 9787301352953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商品描述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更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本書分為人工智能的“湧現”、虛實世界的融合發展、數智技術的基礎設施三大篇章,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芯片、腦機接口、Web3、衛星互聯網、數字生態、元宇宙、AI倫理等主題。經濟學家朱嘉明、中國大模型領域知名女科學家林詠華、清華大學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腦機接口領域知名專家陶虎、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量子衛星總指揮王建宇等業界專家,深度解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探討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趨勢與挑戰以及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等問題。本書體現了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革的聯動,既有前沿高度又能收獲新知,有助於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內涵及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朱嘉明,經濟學家,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長期關注和研究的學術領域包括: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科技創新、金融貨幣歷史與政策以及數字技術(區塊鏈、元宇宙、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出版《國民經濟結構學淺說》《未來決定現在:區塊鏈?數字貨幣?數字經濟》《元宇宙與數字經濟》《歷史不會熔斷》等著作。
陶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2020前沿實驗室主任、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神經科學學會腦機接口與交互分會主任委員。長期以來一直從事生物與信息交叉融合技術(BTIT)研究,圍繞腦機接口、生物存儲、智能傳感器和植入式醫療器械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 
沈陽,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AI和大數據、新媒體、元宇宙、網絡輿論、虛擬人和機器人。

目錄大綱

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趨勢與挑戰(代序)第一篇 人工智能的“湧現”策劃之眼:狂飆與有序2024:開啟數字與智能經濟融合時代為何是在2024年,大模型將開啟數智融合時代? /朱嘉明對話|大模型撬動全民參與,新質生產力提升體驗與生產率 互動|中國大模型企業如何存活?中美差距如何縮短延伸閱讀1|大模型爆火這一年——對ChatGPT在全球引發AI“狂飆”的觀察與思考 /沈秋莎延伸閱讀2|Sora“超級湧現力”將把AI引向何方 /吳 飛AIGC驅動生產力躍升與良好世界塑造AI邁入大模型時代,新十年如何潮漲不落? /林詠華對話|作為工具或朋友的AI,如何長出善良?互動|大模型如何不“胡說八道”?怎樣更聰明?延伸閱讀|人早晚或成為大模型的工具人? /朱嘉明人工智能下的人類世界“深藍”20年後,人工智能冒出冰山幾何?/危 輝對話|有意識的AI要不要造?AI的權利和義務,人類說了算?代碼與法律雙行,AI社會呼喚制度創新 /季衛東對話|AI數據給人“貼標簽”,利還是弊? 互動|什麽情境下,給機器人以“機器人格”? 誰害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讓我們害怕什麽? /馮 象互動|理想的人機關系?AI會創造自己的文明? 第二篇 虛實世界的融合發展策劃之眼:冷熱與理性 Web3:下一代互聯網的生產力Web3世界中數據確權算法透明,生產力大釋放 /楊 光互動1|Web3能在多大程度上向善向好? 互動2|算法黑箱如何破解?AI理財如何實現? 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區塊鏈技術重構信任和共識,提升生產力 /蔡恒進對話|區塊鏈被妖魔化還是觀念難轉變? 互動|中國哪些城市、哪些行業,區塊鏈核心技術走在前列? 2022年,元宇宙的奮進和漸進虛擬人、機器人、真人三人行,元宇宙將提升生產力 /沈 陽互動1|我的分身在元宇宙里犯錯了怎麽辦? 互動2|美國在元宇宙中處於什麽位置?資產在元宇宙中如何確立? 腦機接口:生命進化新高度BTIT時代新角色腦機接口:近可治漸凍人,遠可憧憬“人體冬眠” /陶 虎對話|矽基融入人體,意識、靈魂如何變? 互動|腦機接口的芯片為何難做? 第三篇 數智技術的基礎設施策劃之眼:自主與堅持 數據:高質量發展的新生產要素作為新生產要素,數據迎來萬億級市場 /盧 勇對話1|制度立法護航,從“數據二十條”到國家數據局 對話2|下一代算力出現前,“東數西算”如何站好崗? 互動|數據銀行、數商,數據要素時代有新收入? 衛星互聯網:讓天地一網來到身邊衛星互聯網,中國與世界共同攻克制高點 /林寶軍對話|上天落地的6G通信隨時隨地隨願 互動|軌道頻段布滿衛星會產生太空垃圾嗎? 中國北鬥走向國際舞台與強者共舞,中國北鬥向國際舞台再邁進 /王 莉互動1|服務全球的北鬥,如何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互動2|北鬥是否會全面取代GPS? “墨子號”的成功與中國式的科技創新科學原創+中國合作,“墨子號”領跑量子衛星 /王建宇對話|隱形態傳輸、量子計算機將實現怎樣威力 2020年,5G迎來怎樣的風口新基建下5G 賦能實體經濟,變身智能經濟 /賀仁龍華為5G持續投入,中國引領全球5G商用 /胡 偉互動|5G商用未來超乎想象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更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本書分為人工智能的“湧現”、虛實世界的融合發展、數智技術的基礎設施三大篇章,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芯片、腦機接口、Web3、衛星互聯網、數字生態、元宇宙、AI倫理等主題。經濟學家朱嘉明、中國大模型領域知名女科學家林詠華、清華大學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腦機接口領域知名專家陶虎、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量子衛星總指揮王建宇等業界專家,深度解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探討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趨勢與挑戰以及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等問題。本書體現了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革的聯動,既有前沿高度又能收獲新知,有助於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內涵及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