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

宋武、王苗輝

  • 出版商: 清華大學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售價: $474
  • 貴賓價: 9.5$450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51
  • ISBN: 7302677328
  • ISBN-13: 9787302677321
  • 立即出貨 (庫存 < 3)

  • 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preview-1
  • 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preview-2
  • 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preview-3
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人因工程研究理論與實踐》詳細介紹了人因工程科學研究的方法理論、研究實踐,以及創新應用的相關內容。全書共分為11章,內容包括人因工程研究導論,人因工程學研究方法,觀察法、問捲法、實驗法的研究與應用, 人體尺度研究,作業器具設計研究,作業環境與作業空間設計研究,以及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研究,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細致深入、具備高度可操作性的人因工程科學研究體系。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工業設計、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對人因工程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學習。"

目錄大綱

目錄

 

第 1 篇   人因工程科學研究方法理論

 

第 1 章   人因工程研究導論   002

1.1人因工程學的發展歷程   003

1.1.1溯源以人為本的造物歷史   003

1.1.2人因工程學發展的初級階段   005

1.1.3科學人因工程學的發展   008

1.2人因工程研究範疇   010

1.2.1人因工程研究的類型   010

1.2.2人因工程研究的服務領域   011

1.3人因工程研究的動向與趨勢   012

1.3.1研究新技術與途徑   012

1.3.2應用的挑戰與策略   017

1.3.3我國人因工程學發展的新動向   020

第 2 章   人因工程學研究方法   024

2.1人因工程學研究方法概述   024

2.1.1人因工程學研究的原則   024

2.1.2人因工程學研究的特點   025

2.1.3人因工程學研究的目標   025

2.2人因工程學的科學研究方法   026

2.2.1常用的人因工程學研究方法   026

2.2.2人因工程學研究步驟   027

課後練習   030

 

第 2 篇   人因工程科學研究實踐

 

第 3 章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觀察法   034

3.1觀察法的抽樣   034

3.1.1時間抽樣   035

3.1.2情景抽樣   035

3.2觀察法的類型   036

3.2.1參與式觀察和非參與式觀察   036

3.2.2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   037

3.2.3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040

3.2.4公開觀察和隱蔽觀察   041

3.3運用觀察法的流程   041

3.3.1觀察前的準備   041

3.3.2實施觀察   042

3.3.3觀察後的總結   042

3.4觀察數據的分析   043

3.4.1數據簡化   043

3.4.2觀察者信度   044

3.5批判性思考觀察研究   045

3.5.1觀察者的影響   045

3.5.2觀察者偏差   046

課後練習   047

第 4 章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問捲法   048

4.1問捲設計的信度與效度   048

4.1.1問捲設計的信度   049

4.1.2問捲設計的效度   050

4.2問捲的結構與設計流程   051

4.2.1問捲的結構   051

4.2.2問捲設計流程   055

4.3問捲設計的原則   056

4.3.1問捲措辭的原則   056

4.3.2問捲問題設計的原則   057

4.3.3問捲問題順序的原則   059

4.4常見的問捲問題設計   061

課後練習   062

第 5 章   問捲數據分析案例   063

5.1量表類問捲數據分析   063

5.1.1樣本背景信息分析   064

5.1.2問捲題項歸類分析   064

5.1.3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064

5.1.4研究變量描述性分析   068

5.1.5相關性分析   077

5.1.6研究假設檢驗分析   082

5.1.7差異性分析   084

5.2非量表類問捲數據分析   093

5.2.1分析思路   093

5.2.2統計描述分析   094

5.2.3差異性分析   096

5.2.4影響關系分析   097

課後練習   098

第 6 章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實驗法   100

6.1實驗法的基本概念   100

6.1.1因素與水平   100

6.1.2水平結合   101

6.1.3主效應與交互作用   101

6.1.4簡單效應   102

6.1.5處理效應   103

6.1.6實驗組與控制組   103

6.1.7實驗條件與控制條件   104

6.1.8混淆因素與控制變量   104

6.2變量類型及控制   104

6.2.1變量的分類   105

6.2.2自變量的操縱   106

6.2.3因變量的觀察   107

6.2.4額外變量的控制   107

6.3實驗設計的類型及原則   111

6.3.1單因素設計   111

6.3.2多因素設計   115

6.3.3被試間設計   116

6.3.4被試內設計   117

6.3.5混合設計   120

6.4人因工程實驗研究流程   122

6.4.1提出問題   122

6.4.2建立假設   126

6.4.3實驗設計   128

6.4.4實驗準備   131

6.4.5準備實驗材料   134

6.4.6實驗實施   136

6.4.7記錄原始數據   140

6.4.8數據分析   141

6.4.9總結研究結論   141

6.4.10撰寫研究報告   142

課後練習   143

第 7 章   實驗數據分析案例   145

7.1單因素隨機實驗數據分析   145

7.2單因素匹配組實驗數據分析   145

7.3單因素完全隨機多組實驗數據分析   146

7.4雙因素隨機實驗數據分析   146

7.5單因素重復測量實驗數據分析   152

7.6雙因素重復測量實驗數據分析   152

7.7雙因素混合實驗數據分析   153

7.8相關性研究數據分析   153

課後練習   154

 

第 3 篇   人因工程科學創新應用

 

第 8 章   人體尺度研究   158

8.1前沿研究   158

8.1.1航空航天領域   158

8.1.2神經人因學領域   159

8.2人體的測量與研究   160

8.2.1人體測量的相關概念   160

8.2.2人體測量的方法   161

8.2.3人體尺度與產品設計尺寸的關系   169

8.3人體尺度的設計研究案例   170

課後練習   175

第 9 章   作業器具設計研究   176

9.1前沿研究   176

9.1.1手部外骨骼裝置設計研究   176

9.1.2觸覺仿生設計研究   177

9.2手握式工具設計   178

9.2.1手握式工具設計原理   178

9.2.2手握式工具設計標準   183

9.2.3手持產品設計案例   185

9.3工作座椅設計   185

9.3.1工作座椅設計原理   185

9.3.2工作座椅設計標準   188

9.3.3座椅設計案例   191

課後練習   195

第 10 章   作業環境與作業空間設計研究   196

10.1前沿研究   196

10.1.1相關理論研究   196

10.1.2前沿設計實踐   201

10.2作業環境與作業空間設計原理   203

10.2.1作業空間   203

10.2.2微氣候環境   205

10.3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研究案例   208

10.3.1地鐵客室空間研究   208

10.3.2電動車內部空間研究   208

課後練習   209

第 11 章   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研究   211

11.1前沿研究   211

11.1.1相關理論研究   211

11.1.2前沿設計實踐   220

11.2人機交互基本原理   222

11.2.1用戶體驗   222

11.2.2交互設計   223

11.2.3信息架構   224

11.2.4 可用性   226

11.2.5用戶旅程   230

11.2.6可訪問性   231

11.3眼動交互界面設計   232

11.3.1眼動交互界面設計原理   232

11.3.2眼動交互界面設計範例:文本輸入系統   233

11.4多通道交互界面設計   235

11.4.1多通道交互界面設計原理   235

11.4.2多通道交互界面研究範例:智能機械臂寫字系統   237

11.5人機交互界面研究案例   239

11.5.1人機交互的目標:貼近人的認知習慣   240

11.5.2人機交互的設計建議:漸進式交互   241

課後練習   243

參考文獻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