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和交換技術

沈鑫剡 葉寒鋒

  • 出版商: 清華大學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定價: $534
  • 售價: 8.5$45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435
  • ISBN: 7302680507
  • ISBN-13: 9787302680505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 路由和交換技術-preview-1
  • 路由和交換技術-preview-2
  • 路由和交換技術-preview-3
路由和交換技術-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路由和交換技術》(第3版)詳細討論了MAC幀和IP分組端到端傳輸過程中涉及的設備、協議和算法。具體內容包括交換式以太網、VLAN、生成樹協議、以太網鏈路聚合、網絡互連、路由協議、組播、網絡地址轉換、三層交換、IPv6以及目前廣泛應用的新技術VXLAN、EVPN和SRv6等。 本書在具體網絡環境下深入討論交換式以太網和互連網絡的基本原理、算法、協議以及各協議間的相互作用過程,既有理論總結,又有應用實例。結合當前主流廠家的交換機和路由器設備,向讀者介紹完整、深入的路由和交換技術,解決了其他教材中存在的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使讀者能夠學以致用。 本書以通俗易懂、循序漸進的方式敘述路由和交換技術,並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加深讀者對路由和交換技術的理解,是一本理想的高等學校電腦網絡工程專業的路由和交換技術教材,對於從事校園網、企業網設計與實施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從事交換機、路由器研發的科研人員,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參考書。 "

目錄大綱

 

 

目錄

第1章交換機和交換式以太網

 

1.1以太網概述

 

1.1.1以太網日誌

 

1.1.2以太網體系結構

 

1.1.3以太網拓撲結構

 

1.1.4以太網成功的因素

 

1.2總線型以太網

 

1.2.1總線型以太網結構與功能需求

 

1.2.2總線型以太網各層功能

 

1.2.3基帶傳輸與曼徹斯特編碼

 

1.2.4MAC地址

 

1.2.5MAC幀

 

1.2.6CSMA/CD工作原理

 

1.2.7CSMA/CD算法的缺陷

 

1.2.8集線器和星形以太網結構

 

1.2.9例題解析

 

1.3網橋與沖突域分割

 

1.3.1網橋分割沖突域原理

 

1.3.2轉發表和MAC幀轉發過程

 

1.3.3網橋工作流程

 

1.3.4端到端交換路徑

 

1.3.5網橋無限擴展以太網

 

1.3.6全雙工通信擴展無中繼傳輸距離

 

1.3.7以太網拓撲結構與生成樹協議

 

1.3.8中繼器與網橋

 

1.3.9網橋工作過程舉例

 

1.4交換機轉發方式和交換機結構

 

1.4.1交換機轉發方式

 

1.4.2交換機結構

 

1.5以太網標準

 

1.5.110Mb/s以太網標準

 

1.5.2100Mb/s以太網標準

 

1.5.31Gb/s以太網標準

 

1.5.410Gb/s以太網標準

 

1.5.540Gb/s和100Gb/s以太網標準

 

1.5.6200Gb/s和400Gb/s以太網標準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虛擬局域網

 

2.1廣播域和廣播傳輸方式

 

2.1.1單播傳輸方式和廣播傳輸方式

 

2.1.2廣播域

 

2.1.3傳統分割廣播域的方式

 

2.2VLAN定義和分類

 

2.2.1VLAN定義

 

2.2.2VLAN分類

 

2.3基於埠劃分VLAN

 

2.3.1單交換機VLAN劃分過程

 

2.3.2跨交換機VLAN劃分過程

 

2.3.3IEEE 802.1q與VLAN內MAC幀傳輸過程

 

2.3.4VLAN例題解析

 

2.4基於MAC地址劃分VLAN

 

2.4.1基於埠劃分VLAN方式的缺陷

 

2.4.2Cisco基於MAC地址劃分VLAN的過程

 

2.4.3華為基於MAC地址劃分VLAN的過程

 

2.5華為MUX VLAN

 

2.5.1MUX VLAN的功能

 

2.5.2MUX VLAN基本概念

 

2.5.3MUX VLAN實現過程

 

2.6VLAN屬性註冊協議

 

2.6.1GVRP的作用

 

2.6.2GARP 

 

2.6.3GVRP工作原理

 

2.6.4VTP

 

2.6.5GVRP例題解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生成樹協議

 

3.1生成樹協議的作用

 

3.1.1環路引發廣播風暴

 

3.1.2樹形網絡的弱可靠性

 

3.1.3生成樹協議的由來和發展

 

3.2STP工作原理

 

3.2.1STP基本概念

 

3.2.2STP基本步驟

 

3.2.3埠狀態

 

3.2.4定時器

 

3.2.5STP構建生成樹過程

 

3.2.6STP容錯功能

 

3.2.7STP例題解析

 

3.3快速生成樹協議

 

3.3.1STP的缺陷

 

3.3.2埠角色和埠狀態

 

3.3.3埠狀態快速遷移過程

 

3.3.4網橋轉發表刷新機制

 

3.3.5RSTP應用實例

 

3.3.6RSTP例題解析

 

3.4多生成樹協議

 

3.4.1MSTP的必要性

 

3.4.2MSTP基本思想

 

3.4.3MSTP基本步驟

 

3.4.4MSTP構建CIST實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以太網鏈路聚合

 

4.1鏈路聚合基礎

 

4.1.1鏈路聚合含義

 

4.1.2鏈路聚合方式

 

4.1.3埠屬性

 

4.2鏈路聚合機制

 

4.2.1功能組成

 

4.2.2交換機通過聚合組轉發MAC幀的過程

 

4.2.3鏈路聚合組生成過程

 

4.3鏈路聚合控制協議

 

4.3.1LACP簡介

 

4.3.2LACP報文格式

 

4.3.3LACP工作過程

 

4.3.4N∶M備份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路由器和網絡互連

 

5.1網絡互連

 

5.1.1不同類型網絡互連需要解決的問題

 

5.1.2信件投遞過程的啟示

 

5.1.3端到端傳輸的思路

 

5.1.4IP實現網絡互連機制

 

5.1.5數據報IP分組交換網絡

 

5.1.6路由器結構

 

5.2IP

 

5.2.1IP地址分類

 

5.2.2IP地址分層分類的原因

 

5.2.3IP地址分類的缺陷

 

5.2.4無分類編址

 

5.2.5IP分組格式

 

5.3路由表和IP分組傳輸過程

 

5.3.1互連網絡結構與路由表

 

5.3.2IP分組傳輸過程

 

5.3.3實現IP分組傳輸過程的思路

 

5.3.4直連路由項和靜態路由項

 

5.3.5例題解析

 

5.4IP over以太網

 

5.4.1ARP和地址解析過程

 

5.4.2逐跳封裝

 

5.5虛擬路由器冗餘協議

 

5.5.1容錯網絡結構

 

5.5.2VRRP工作原理

 

5.5.3VRRP應用實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路由協議

 

6.1路由協議和動態路由項

 

6.1.1靜態路由項的缺陷

 

6.1.2路由協議定義

 

6.1.3路由協議生成動態路由項實例

 

6.1.4路由協議生成動態路由項過程

 

6.2路由協議基礎

 

6.2.1路由協議分類

 

6.2.2路由協議要求

 

6.2.3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6.2.4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6.3RIP

 

6.3.1RIP消息格式

 

6.3.2RIP工作過程

 

6.3.3RIP建立路由表實例

 

6.3.4RIP動態適應網絡變化的過程

 

6.3.5計數到無窮大和水平分割

 

6.3.6RIP的缺陷

 

6.4OSPF

 

6.4.1OSPF基本概念

 

6.4.2路由器確定自身鏈路狀態

 

6.4.3泛洪鏈路狀態通告

 

6.4.4構建路由表算法

 

6.4.5OSPF動態適應網絡變化的過程

 

6.4.6OSPF和RIP的區別

 

6.4.7OSPF分區域建立路由表的過程

 

6.5路由引入

 

6.5.1路由引入的定義

 

6.5.2路由引入過程

 

6.5.3路由引入需要解決的問題

 

6.6BGP

 

6.6.1分層路由的原因

 

6.6.2BGP報文類型

 

6.6.3BGP工作機制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組播

 

7.1組播的基本概念

 

7.1.1組播與單播和廣播的區別

 

7.1.2組播地址

 

7.1.3組播實現技術

 

7.2IGMP

 

7.2.1IGMPv2消息類型和格式

 

7.2.2IGMPv2操作過程

 

7.2.3IGMP偵聽

 

7.2.4IGMPv3

 

7.3組播路由協議

 

7.3.1DVMRP

 

7.3.2PIMSM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網絡地址轉換

 

8.1NAT的基本概念

 

8.1.1NAT的定義

 

8.1.2私有地址空間

 

8.1.3NAT應用

 

8.1.4NAT引發的問題

 

8.2NAT的工作過程

 

8.2.1NAT分類

 

8.2.2PAT

 

8.2.3NAT

 

8.2.4應用層網關

 

8.2.5幾種NAT技術的特點

 

8.3NAT的應用方式

 

8.3.1雙穴網絡結構

 

8.3.2實現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通信

 

8.3.3實現內部網絡之間的通信

 

8.3.4解決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地址重疊問題

 

8.4例題解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三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

 

9.1三層交換機基礎

 

9.1.1多埠路由器實現VLAN間通信的過程

 

9.1.2單臂路由器實現VLAN間通信的過程

 

9.1.3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間通信的過程

 

9.1.4多個三層交換機互連

 

9.1.5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別

 

9.1.6校園網和三層交換機

 

9.1.7單臂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互連實例

 

9.2三層交換過程

 

9.2.1三層交換機結構

 

9.2.2三層轉發表建立過程

 

9.2.3二層交換和三層路由交換過程

 

9.3三層交換機應用方式

 

9.3.1IP接口集中到單個三層交換機

 

9.3.2兩個三層交換機同時定義所有VLAN對應的IP接口

 

9.3.3兩個三層交換機分別定義兩個VLAN對應的IP接口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0章IPv6

 

10.1IPv4的缺陷

 

10.1.1地址短缺問題

 

10.1.2復雜的分組首部

 

10.1.3QoS實現困難

 

10.1.4安全機制先天不足

 

10.2IPv6首部結構

 

10.2.1IPv6基本首部

 

10.2.2IPv6擴展首部

 

10.3IPv6地址結構

 

10.3.1IPv6地址表示方式

 

10.3.2IPv6地址分類

 

10.4IPv6網絡實現通信的過程

 

10.4.1網絡結構和基本配置

 

10.4.2鄰站發現協議

 

10.4.3路由器建立路由表過程

 

10.5IPv6 over以太網

 

10.5.1IPv6地址解析過程

 

10.5.2IPv6組播地址和MAC組地址之間的關系

 

10.5.3IPv6分組傳輸過程

 

10.6IPv6網絡和IPv4網絡互連

 

10.6.1雙協議棧技術

 

10.6.2隧道技術

 

10.6.3網絡地址和協議轉換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1章VXLAN、EVPN和SRv6

 

11.1VXLAN

 

11.1.1VXLAN的定義

 

11.1.2產生VXLAN的原因

 

11.1.3VXLAN實現跨三層網絡MAC幀傳輸過程的步驟

 

11.1.4VXLAN之間的通信過程

 

11.2EVPN

 

11.2.1EVPN的定義

 

11.2.2產生EVPN的原因

 

11.2.3VXLAN和EVPN

 

11.3SRv6

 

11.3.1SRv6的定義

 

11.3.2產生SRv6的原因

 

11.3.3SRv6的工作原理

 

11.3.4TILFA

 

11.3.5SRv6的工作模式

 

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A部分習題答案

 

 

附錄B英文縮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