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平常之景
[美]保羅·格羅思(Paul Groth)、[美]托德·W. 布雷西(Todd W. Bressi)主編,黃旭、史雨昕、劉昱葦 譯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空間和景觀之間的聯系是什麼?對日常生活環境的了解如何加深對過去和現在文化生活的理解?本書源於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辦的文化景觀研究方面的全球首次大型會議——名為“視覺、文化和景觀”的研討會。在本書中,社會史、建築史、美國研究、文化地理學和景觀建築學領域的17位**人士探討了文化景觀研究這一新興領域的方方面面,展示了研究普通環境的多重意義價值。 本書首先由主編保羅?格羅思搭建了文化景觀研究的框架,內容主體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景觀研究”,包括10章;第二部分為“評論和未來方向”,包括6章,對第一部分的研究進行總體評論,並展望景觀研究領域的**趨勢;第三部分為“參考書目:文化景觀研究的基礎著作”,對本書主題涉及的參考書目進行詳盡介紹。正文之外,還附有作者簡介、索引、譯後記等。 本書主要章節包括:詹姆斯?博切特關於美國克利夫蘭郊區的社會分層研究;麗娜?斯文策爾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聖克拉拉普韋布洛土著環境的討論;約翰?布林克霍夫?傑克遜論述了鄉土建築的未來;魯本?M. 雷尼關於美國葛底斯堡聯邦軍團紀念碑和紀念儀式的研究;多洛雷斯?海登關於城市景觀史的回溯;丹尼斯?科斯格羅夫關於文藝復興時期城市奇觀的隱喻;戴維?洛文塔爾對於歐洲景觀轉型的研究;理查德?沃克對於景觀政治的討論;羅伯特?B.萊利探討了視覺和空間作為社會解釋來源的問題和潛力等。 本書是文化景觀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作為全球首次專註於文化景觀研究的大型會議的成果,本書匯集了多學科**人士的深刻見解,不僅為景觀研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跨學科平臺,而且為理解空間與文化之間的復雜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書不僅探討了景觀作為文化表達的載體,還深入分析了景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會結構、文化認同和歷史記憶。通過深入分析城市和鄉土景觀,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理解和評價環境的有力工具,書中的案例研究和理論討論,不僅增強了讀者對過去和現在文化生活的理解,而且為未來的景觀研究和實踐指明了方向。通過這些貢獻,本書在文化景觀研究領域占據了核心地位,對於任何希望深入了解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人來說,本書都是一本必讀之作。 本書適合的讀者領域包括社會史、建築史、美國研究、文化地理學、景觀建築學以及城市規劃等。此外,對於人類學、環境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領域的學者和學生,本書也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源和理論框架。它也是政策制定者、城市規劃師和環境設計師在實踐中尋求文化敏感性和歷史意識的重要參考資料。 "
目錄大綱
目錄
CONTENTS
第1章 文化景觀研究的框架(保羅·格羅思) 1
現今的框架 2
作為指南和比較:約翰·布林克霍夫·傑克遜的
作品 15
註釋 19
景觀研究
第2章 一個有軌電車郊區的視覺景觀
(詹姆斯·博切特) 30
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郊區 31
註釋 43
第3章 作為文本的景觀和檔案
(德裏克·W. 霍茲沃斯) 48
解釋所見 48
轉向理論 54
調和願景、理論和歷史證據 60
註釋 61
第4章 景觀價值的沖突:聖克拉拉普韋布洛和
日間學校(麗娜·斯文策爾) 72
西方教育如何塑造印第安人事務局日間學校景觀 74
景觀價值沖突的遺產 78
註釋 79
第5章 神聖的土地和紀念的儀式:葛底斯堡的聯邦軍團
紀念碑(魯本·M. 雷尼) 80
註釋 93
第6章 唐人街的視覺特征(黎全恩) 96
註釋 98
第7章 獨眼人稱王的地方:視覺和形式主義價值觀
在景觀評價上的暴政(凱瑟琳·M.豪威特) 100
註釋 111
第8章 奇觀與社會:前現代和後現代城市中
作為劇院的景觀(丹尼斯·科斯格羅夫) 114
文藝復興時期作為隱喻的奇觀和劇院 115
威尼斯的奇觀 117
《聖馬可廣場上的遊行》 120
《聖馬可遺體的運送》 122
註釋 127
第9章 城市景觀史:地方感與空間政治(多洛雷斯·海登) 130
地方感 131
空間政治 133
工作景觀 135
基於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的城市地域歷史 136
普通建築的政治生活 140
從普通住宅到城市居住區 142
從城市社區到城市和地區 145
空間作為一種社會產品:地區的、區域的、國家的、全球的 147
註釋 148
第10章 視覺的政治(安東尼·D. 金) 160
視覺(vision)與視覺主義(visualism) 160
文化和族裔 163
景觀 169
註釋 171
第11章 鄉土建築的未來(約翰·布林克霍夫·傑克遜) 175
註釋 185
評論和未來方向
第12章 超越主流文化的視野(威爾伯爾·澤林斯基) 188
第13章 不被看見的與不被相信的:文化地理學家中的
政治經濟學家(理查德·沃克) 194
戲劇、奇觀和日常景觀 195
視覺、文本和景觀的意識形態 198
沖突的景觀:物質主義與文化的不穩定的結合 204
結語:關於風格的世界 206
註釋 207
第14章 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以及場景(戴爾·厄普頓) 216
註釋 222
第15章 歐洲景觀轉型:鄉村殘余(戴維·洛文塔爾) 223
歐洲不斷變化的鄉村面貌 224
鄉村景觀的新含義 225
公眾對變化中的景觀的反應 229
歐洲未來的鄉村景觀 231
註釋 234
第16章 景觀運動的完整性(傑伊·阿普爾頓) 236
註釋 245
第17章 可見的、視覺的、間接的:關於視覺、景觀和
經驗的問題(羅伯特·B. 萊利) 247
可見的 249
視覺的 250
間接的 253
變化中的關系? 254
註釋 255
參考書目:文化景觀研究的基礎著作(保羅·格羅思) 258
1. 概括性工作:方法、區域研究和國家問題 259
2.城市和農村的住宅及其庭院 268
3.農村和小城鎮景觀:住宅以外的元素 275
4.城市、郊區和城市區域 283
作者簡介 292
索引 300
譯後記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