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門進階精通 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门 进阶 精通
CAE應用聯盟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16-06-28
- 定價: $534
- 售價: 8.5 折 $45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531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153865X
- ISBN-13: 9787111538653
-
相關分類:
有限元素 Ansys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450$405 -
$780$764 -
$454ANSYS Workbench 16.0 超級學習手冊
-
$352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第2版) (升級版)
-
$403ANSYS 15.0 多物理耦合場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
$281信號完整性與 PCB 設計( Signal Integrity Issue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
$534$507 -
$556ANSYS 電磁學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2020版)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門進階精通》以有限元分析方法為基礎,結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開發經驗,通過豐富的工程應用實例,將ANSYS 16.0在熱分析、結構分析以及電磁場分析等工程領域中的應用詳細介紹給讀者。
《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門進階精通》共分三篇25個章節,其中基礎篇包括ANSYS 16.0簡介、ANSYS操作流程和ANSYS基礎操作介紹;應用篇對穩態熱分析、瞬態熱分析、熱輻射分析、相變分析、靜力學分析、模態分析、結構瞬態分析、諧響應分析、譜分析、結構非線性分析、複合材料分析、摩擦生熱分析以及電場分析和磁場分析等進行了詳解;高級篇則對一些高級應用技術,如耦合場分析、自適應網格劃分技術、單元生死技術以及接觸分析等進行了介紹。
《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門進階精通》按照深入淺出的原則,通過詳細的圖形用戶界面和命令流的方式對不同的工程應用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並在講解過程中穿插“提示”“註意”等,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方法和使用技巧。本書光盤配有書中實例的有限元模型、APDL語言代碼以及計算結果等,方便讀者查閱和參考。
《ANSYS 16.0有限元分析入門進階精通》內容詳實,適合理工院校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師使用,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學生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學習ANSYS的教程,也可以作為從事物理場分析領域科學技術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基 礎 篇
第1章 ANSYS 16.0簡介
1.1 ANSYS發展歷程及功能簡介
1.1.1 發展歷程
1.1.2 主要功能
1.1.3 ANSYS 16.0新功能
1.2 典型的ANSYS操作流程
1.2.1 ANSYS的啟動
1.2.2 ANSYS用戶界面介紹
1.2.3 ANSYS操作流程
1.3 ANSYS分析案例詳解
1.3.1 問題描述
1.3.2 問題分析
1.3.3 GUI操作步驟
1.3.4 APDL命令流程序
第2章 單元和材料屬性
2.1 單元類型
2.2 單元定義方法
2.3 定義材料屬性
2.3.1 材料屬性
2.3.2 材料屬性定義命令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坐標系和工作平面
3.1 坐標系簡介
3.1.1 總體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
3.1.2 顯示坐標系
3.1.3 節點坐標系
3.1.4 單元坐標系
3.1.5 結果坐標系
3.2 工作平面的使用
3.2.1 定義一個新的工作平面
3.2.2 列表工作平面信息
3.2.3 移動工作平面
3.2.4 旋轉工作平面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創建幾何模型
4.1 概述
4.2 建立基本圖元
4.3 拖拽方式建立模型
4.4 圖元的選取
4.5 布爾操作
4.6 其他操作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建立有限元模型
5.1 網格劃分方法和步驟
5.1.1 網格劃分方法
5.1.2 網格化的一般步驟
5.2 MeshTool工具
5.3 Meshing 子菜單
5.4 直接生成有限元模型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施加載荷
6.1 載荷概述
6.1.1 載荷施加對象
6.1.2 載荷分類
6.1.3 載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
6.1.4 時間參數
6.2 載荷的施加和刪除等操作
6.2.1 常數載荷的施加
6.2.2 利用表格和函數施加載荷
6.2.3 多步載荷操作
6.2.4 刪除載荷
6.2.5 其他操作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求解計算
7.1 求解設置
7.1.1 新分析
7.1.2 求解控制
7.1.3 輸出設置
7.2 求解過程處理
7.2.1 求解概述
7.2.2 求解當前載荷步
7.2.3 多載荷步求解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後處理
8.1 後處理概述
8.1.1 通用後處理器
8.1.2 時間-歷程後處理器
8.2 通用後處理器
8.2.1 結果文件讀入通用後處理器
8.2.2 設置結果輸出方式
8.2.3 圖形顯示計算結果
8.2.4 列表顯示計算結果
8.2.5 結果查看器
8.2.6 基於單元表的結果處理
8.2.7 基於路徑的結果處理
8.3 時間-歷程後處理器
8.3.1 時間-歷程後處理器概述
8.3.2 進入時間-歷程後處理
8.3.3 定義時間—歷程變量
8.3.4 時間-歷程變量的處理
8.3.5 顯示和列表時間-歷程變量曲線
8.3.6 時間-歷程變量觀察器
8.4 本章小結
應 用 篇
第9章 穩態熱分析
9.1 穩態熱分析概述
9.2 穩態熱分析基本步驟
9.3 實例——鈾燃料管冷卻計算
9.3.1 問題描述
9.3.2 問題分析
9.3.3 GUI操作步驟
9.3.4 APDL命令流程序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瞬態熱分析
10.1 瞬態熱分析概述
10.1.1 瞬態熱分析特性
10.1.2 控制方程
10.1.3 時間積分與時間步長預測
10.1.4 數值求解過程
10.1.5 初始條件的施加
10.1.6 求解選項的設置
10.1.7 瞬態分析準確程度的評估
10.2 瞬態熱分析基本過程
10.3 實例——溫度控制加熱器工作過程分析
10.3.1 問題描述
10.3.2 問題分析
10.3.3 GUI操作步驟
10.3.4 APDL命令流程序
10.4 本章小結
第11章 熱輻射分析
11.1 熱輻射分析概述
11.1.1 熱輻射特性
11.1.2 熱輻射基本術語
11.2 ANSYS中進行輻射分析
11.2.1 ANSYS中熱輻射的處理方法
11.2.2 ANSYS中進行輻射分析的幾個概念
11.2.3 使用輻射線單元建立輻射模型
11.2.4 使用錶面效應單元建立輻射模型
11.2.5 使用輻射矩陣單元建立輻射模型
11.2.6 使用光能傳遞求解方法建立輻射模型
11.3 實例——非同心圓環間的輻射傳熱分析
11.3.1 問題描述
11.3.2 問題分析
11.3.3 GUI操作步驟
11.3.4 APDL命令流程序
11.4 本章小結
第12章 相變分析
12.1 相變基本理論
12.2 ANSYS中的相變分析基本思路及求解設置
12.2.1 相變分析基本思路
12.2.2 求解設置
12.3 實例——水結冰過程分析
12.3.1 問題描述
12.3.2 問題分析
12.3.3 GUI操作步驟
12.3.4 APDL命令流程序
12.4 本章小結
第13章 靜力學分析
13.1 有限元線性分析基本理論
13.1.1 線性本構關係(廣義虎克定律)
13.1.2 線性幾何方程(小變形情況)
13.1.3 平衡方程(虛功原理)
13.2 實例1——帶孔板靜力分析
13.2.1 問題描述
13.2.2 問題分析
13.2.3 GUI操作步驟
13.2.4 APDL命令流程序
13.3 實例2——多載荷作用下的階梯軸分析
13.3.1 問題描述
13.3.2 問題分析
13.3.3 GUI操作步驟
13.3.4 APDL命令流程序
13.4 實例3——慣性載荷作用下的葉輪受力分析
13.4.1 問題描述
13.4.2 問題分析
13.4.3 GUI操作步驟
13.4.4 APDL命令流程序
13.5 實例4——靜載荷作用下的簡支梁
13.5.1 問題描述
13.5.2 問題分析
13.5.3 GUI操作步驟
13.5.4 APDL命令流程序
13.6 本章小結
第14章 模態分析
14.1 結構動力學分析概述
14.2 模態分析簡介及操作步驟
14.2.1 模態分析原理
14.2.2 模態分析步驟
14.3 實例1——連桿的模態分析
14.3.1 問題描述
14.3.2 問題分析
14.3.3 GUI操作步驟
14.3.4 APDL命令流程序
14.4 實例2——框架式建築物有預應力的模態分析
14.4.1 問題描述
14.4.2 問題分析
14.4.3 GUI操作步驟
14.4.4 APDL命令流程序
14.5 本章小結
第15章 結構瞬態分析
15.1 概述
15.1.1 瞬態動力學分析的基本理論
15.1.2 求解方法及其優缺點
15.1.3 瞬態分析積分步長選取準則
15.2 實例1——衝擊載荷作用下的管子
15.2.1 問題描述
15.2.2 問題分析
15.2.3 GUI操作步驟
15.2.4 APDL命令流程序
15.3 實例2——壓力容器瞬態分析
15.3.1 問題描述
15.3.2 問題分析
15.3.3 GUI操作步驟
15.3.4 APDL命令流程序
15.4 本章小結
第16章 諧響應分析與譜分析
16.1 概述
16.1.1 諧響應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16.1.2 譜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16.2 諧響應分析
16.3 實例1——“工作台—電動機系統諧響應分析
16.3.1 問題描述
16.3.2 問題分析
16.3.3 GUI操作步驟
16.3.4 APDL命令流程序
16.4 譜分析
16.5 實例2——板梁結構單點地震響應譜分析
16.5.1 問題描述
16.5.2 問題分析
16.5.3 GUI操作步驟
16.5.4 APDL命令流程序
16.6 本章小結
第17章 結構非線性分析
17.1 非線性問題概述與基礎理論
17.1.1 結構非線性的定義
17.1.2 結構非線性類型
17.1.3 求解基本原理
17.2 實例1——彈簧變形分析
17.2.1 問題描述
17.2.2 問題分析
17.2.3 GUI操作步驟
17.2.4 APDL命令流程序
17.3 實例2——碰撞分析
17.3.1 問題描述
17.3.2 問題分析
17.3.3 GUI操作步驟
17.3.4 APDL命令流程序
17.4 實例3——電子產品跌落分析
17.4.1 問題描述
17.4.2 問題分析
17.4.3 GUI操作步驟
17.4.4 APDL命令流程序
17.5 本章小結
第18章 複合材料分析
18.1 複合材料概述
18.1.1 複合材料的定義及分類
18.1.2 複合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18.1.3 樹脂基和金屬基複合材料
18.2 實例——高體積分數SiCp/Al熱殘餘應力分析
18.2.1 問題描述
18.2.2 問題分析
18.2.3 GUI操作步驟
18.2.4 APDL命令流程序
18.3 複合材料的層合板
18.4 本章小結
第19章 摩擦生熱分析
19.1 摩擦生熱在ANSYS中的計算方法
19.2 實例——物體滑動中的摩擦生熱分析
19.2.1 問題描述
19.2.2 問題分析
19.2.3 GUI操作步驟
19.2.4 APDL命令流程序
19.3 本章小結
第20章 電場分析
20.1 電場分析概述
20.2 電場分析基本步驟
20.3 實例1——導電圓盤的電場分佈分析
20.3.1 問題描述
20.3.2 問題分析
20.3.3 GUI操作步驟
20.3.4 APDL命令流程序
20.4 實例2——屏蔽帶狀傳輸線靜電場分析
20.4.1 問題描述
20.4.2 問題分析
20.4.3 GUI操作步驟
20.4.4 APDL命令流程序
20.5 本章小結
第21章 磁場分析
21.1 概述
21.1.1 磁場分析分類
21.1.2 計算方法
21.2 實例—電磁溝槽電磁力分析
21.2.1 問題描述
21.2.2 問題分析
21.2.3 GUI操作步驟
21.2.4 APDL命令流程序
21.3 本章小結
高 級 篇
第22章 耦合場分析
22.1 耦合場分析概述
22.1.1 耦合場分析的定義
22.1.2 耦合場分析的類型
22.1.3 直接和間接耦合法的應用範圍
22.2 間接耦合分析
22.2.1 間接耦合分析的特點
22.2.2 間接耦合分析的基本過程
22.2.3 間接耦合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驟
22.2.4 使用物理環境運行間接耦合場分析
22.3 直接耦合分析
22.4 實例1——多層熱套壓力容器的熱應力耦合分析
22.4.1 問題描述
22.4.2 問題分析
22.4.3 GUI操作步驟
22.4.4 APDL命令流程序
22.5 實例2——鋼水凝固過程熱應力耦合分析
22.5.1 問題描述
22.5.2 問題分析
22.5.3 GUI操作步驟
22.5.4 APDL命令流程序
22.6 實例3——圓柱形坯料的電熱耦合分析
22.6.1 問題描述
22.6.2 問題分析
22.6.3 GUI操作步驟
22.6.4 APDL命令流程序
22.7 實例4——冷卻器電熱耦合分析
22.7.1 問題描述
22.7.2 問題分析
22.7.3 GUI操作步驟
22.7.4 APDL命令流程序
22.8 本章小結
第23章 自適應網格劃分技術
23.1 自適應網格劃分技術簡介
23.1.1 自適應網格劃分技術的定義
23.1.2 自適應網格劃分的先決條件
23.1.3 自適應網格劃分技術的應用方法
23.1.4 定製ADAPT宏(UADAPT.MAC)
23.1.5 自適應網格劃分的一些說明
23.2 實例——二維對流傳熱的自適應分析
23.2.1 問題描述
23.2.2 問題分析
23.2.3 GUI操作步驟
23.2.4 APDL命令流程序
23.3 本章小結
第24章 單元生死技術
24.1 單元生死技術概述
24.1.1 單元的生和死的定義
24.1.2 單元生死的基本原理
24.1.3 單元生死技術的應用方法
24.1.4 使用ANSYS結果控制單元生死
24.1.5 單元生死技術的註意事項
24.2 實例——利用單元生死技術堆積單元模擬焊接過程
24.2.1 問題描述
24.2.2 問題分析
24.2.3 GUI操作步驟
24.2.4 APDL命令流程序
24.3 本章小結
第25章 接觸分析
25.1 概述
25.1.1 接觸的定義及分類
25.1.2 接觸協調條件
25.1.3 接觸單元
25.1.4 選擇接觸面和目標面的原則
25.1.5 接觸嚮導
25.2 實例——軌道車輛車輪與鋼軌接觸
25.2.1 問題描述
25.2.2 問題分析
25.2.3 GUI操作步驟
25.2.4 APDL命令流程序
25.3 本章小結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