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中臺產品設計指南
張巍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6-01
- 售價: $53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44
- ISBN: 711177969X
- ISBN-13: 9787111779698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是作者作為數字化轉型顧問和多家企業數字化中臺產品負責人的實踐經驗總結,兼顧方法框架完整性與實踐有效性。對於數字化轉型中的大中型企業,無論是業務中臺、經營中臺還是其他領域型數字化中臺的建設,本書都能夠提供全過程的指引。 本書分4篇17章,全面介紹了數字化中臺產品的概述、建設方法、行業實踐和產品團隊打造,並在第2篇數字化中臺產品建設方法部分深入探討了數字化中臺的框架選擇與裁剪、戰略選擇、架構設計、體驗設計、開發模式、運營框架以及方法論打造。 本書適合從事數字化中臺以及大型數字化產品與系統建設的讀者閱讀。對於數字化轉型企業的中高階管理者來說,本書也是一本貼近實戰和業務的數字化參考手冊。初階的數字化產品人才能夠通過本書的學習獲得方法論和視野上的提升,中高階的數字化人才以及管理者可以梳理出自身業務與產品建設中的問題,並找到匹配的解法或參考案例。
作者簡介
張巍,數字化產品專家與咨詢顧問。曾任阿裏巴巴業務中臺產品專家,曾作為核心成員推動阿裏中臺戰略 標桿項目落地,協同多部門完成業務中臺體系搭建。歷任愛庫存產品總監、G7物聯網產品總監、DaDa英語 總監,兼具C端與B端億級平臺構建及從0到1創新經驗。作為咨詢顧問服務覆蓋消費、科技、金融等行業的近百家標桿企業,擅長將業務洞察轉化為可落地的數字化方案。在產品實戰中,既 過跨C端B端的產品體系重構,也推動過業務與中後臺協同創新,基於 “全局視角+產品洞察”的雙重能力,提煉出中臺實戰方法論。
目錄大綱
前言
第1篇數字化中臺產品概述
第1章數字化中臺探真/
1.1那些看起來 不同的“中臺”/
1.1.1從金融到電商的“前”中臺時代/
1.1.2數字化中臺的發展/
1.1.3百花齊放的商業化中臺產品/
1.2從中臺到數字化中臺/
1.2.1通過“Middle Office”理解中臺/
1.2.2數字化時代的機遇/
1.2.3數字化中臺的價值/
1.3不必糾結的中臺定義/
1.3.1從企業級能力覆用平臺開始/
1.3.2以“能力整合平臺”定義中臺/
1.3.3中臺價值的呈現/
第2章數字化中臺產品全景與路徑/
2.1企業級數字化中臺/
2.1.1從數字化產品到數字化中臺/
2.1.2“企業級”的投入和產出/
2.1.3“企業級”的數字化能力成熟度/
2.2領域型數字化中臺/
2.2.1聚焦領域整合服務/
2.2.2區別不只是大小/
2.2.3星星之火終能燎原/
2.3中臺化的服務與工具/
2.3.1服務與工具的“中臺化”/
2.3.2持續打造中臺化能力/
2.4數字化中臺的選擇與路徑/
2.4.1從業務戰略到組織能力/
2.4.2持續疊代,步步為“贏”/
第3章數字化中臺的得失/
3.1“建中臺”與“拆中臺”/
3.1.1中臺從“建”到“拆”/
3.1.2沒能建起來的中臺/
3.1.3與業務同行才能持續成功/
3.2理解數字化發展規律,打造數字化中臺/
3.2.1業務發展和數字化演進/
3.2.2讓數字化中臺與業務同頻共振/
第2篇數字化中臺產品建設方法
第4章從企業架構視角審視中臺/
4.1通過經典方法理解數字化中臺的建設/
4.1.1解決“新問題”的“老方法”/
4.1.2拆解TOGAF架構框架/
4.2架構開發的過程與協作/
4.2.1通過ADM理解架構開發的過程/
4.2.2交付物不只是結果, 是協同/
4.3通過參考模型建立中臺的直觀認知/
4.3.1多角度學習參考模型/
4.3.2有選擇地學習中臺 實踐/
第5章基於中臺能力成熟度做好框架裁剪/
5.1理解中臺能力成熟度/
5.1.1裁剪是框架落地的關鍵/
5.1.2客觀認識組織的能力成熟度/
5.1.3中臺能力成熟度的評估/
5.2理解框架,做好裁剪/
5.2.1從架構框架的關鍵特性開始/
5.2.2基於長短板做好取舍/
5.3基於反饋持續疊代能力/
5.3.1固化裁剪結果和架構能力/
5.3.2從反饋到認知持續疊代/
第6章圍繞業務目標選擇數字化中臺戰略/
6.1拆解業務戰略,整合中臺戰略大圖/
6.1.1“五看三定”還原戰略思考/
6.1.2整合兩種視角,呈現中臺戰略大圖/
6.2澄清業務架構,定位關鍵差距/
6.2.1基於架構框架呈現業務全景/
6.2.2全面分析現狀,定位關鍵差距/
6.3聚焦戰略機會,選擇中臺建設路徑/
6.3.1根據戰略與現狀選擇中臺建設路徑/
6.3.2抓住關鍵角色,打造中臺共識/
第7章“三板斧”簡化產品架構設計/
7.1數字化中臺產品架構設計的難點/
7.2產品架構設計的“三板斧”/
7.2.1產品架構設計“三板斧”——是什麼、為什麼/
7.2.2兼顧業務與產品,澄清架構目標/
7.2.3找標尺,做分類,梳理產品模塊/
7.2.4看關系,做整合,審視效果/
7.3產品架構設計的“中臺味道”/
7.3.1我們做的還是中臺嗎/
7.3.2“中臺味道”的關鍵架構要素/
7.4產品架構設計的“數字化味道”/
7.4.1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數字化中臺/
7.4.2提升中臺架構的“數字化味道”/
第8章數字化中臺產品的體驗設計/
8.1什麼是數字化中臺產品的體驗/
8.2數字化中臺產品設計的技巧和標準/
8.2.1分層解答常見問題/
8.2.2拆目標,拆角色,定度量/
8.2.3基於業務流程和場景優化交互設計/
8.2.4構建反饋閉環,推動持續改善/
第9章平衡業務與團隊的疊代開發模式/
9.1數字化中臺產品的開發必然是疊代的/
9.1.1數字化中臺產品開發的挑戰和解法/
9.1.2中臺開發的產品疊代與能力疊代/
9.2從疊代到敏捷,找到演進節奏/
9.2.1打造中臺項目的敏捷實踐/
9.2.2再談組織的能力成熟度/
0章數字化中臺的持續運營/
10.1靠前介入,設計運營框架/
10.2數字化中臺運營的三大機制/
10.2.1中臺需求評估和決策/
10.2.2中臺的溝通與協同/
10.2.3中臺的價值度量/
10.3數字化中臺運營的三個階段/
10.3.1中臺建設期的運營/
10.3.2中臺穩定期的運營/
10.3.3中臺變革期的運營/
1章沈澱中臺經驗與數字化經驗/
11.1沈澱中臺建設過程中的經驗/
11.2沈澱數字化的經驗和能力/
11.2.1數字化的黃金法則/
11.2.2從產品數字化到團隊數字化/
2章沈澱方法論,“ 前臺”/
12.1從服務到賦能,為何知易行難/
12.2從實踐到方法論/
12.2.1構建平臺視角,打好基礎/
12.2.2聚焦、整合、沈澱中臺能力/
12.2.3從商業視角實現方法論升維/
第3篇數字化中臺產品行業實踐
3章平衡創新與管理的中臺設計/
13.1飛速擴張的電商平臺/
13.2平衡創新、效能與管理的難題與解法/
13.2.1以“整合”作為核心解法/
13.2.2“整合”作為產品架構特性/
13.2.3“整合”的運營管理能力/
13.2.4“整合”的中臺組織能力/
13.3“不破不立”——中臺架構的演進/
4章關註效能與擴展的中臺設計/
14.1做不完的服務和持續降低的預算/
14.2短期降本與長期增效/
14.2.1業務精細化與數據精細化/
14.2.2從“人工”到“人工智能”/
14.3服務重構引導中臺設計/
5章聚焦經營智能的中臺設計/
15.1真正的“數字化壁壘”/
15.2經營的數字化/
15.3經營中臺的規劃與落地/
第4篇數字化中臺產品團隊打造
6章數字化中臺產品團隊的組織形態/
16.1數字化中臺需要什麼樣的組織/
16.1.1標桿企業的中臺組織方式/
16.1.2透視組織形態,推動持續演進/
16.2數字化中臺組織的協作/
16.2.1數字化中臺自研團隊的內部協作/
16.2.2數字化中臺與IT供應商的協作/
16.3數字化中臺的 /
16.3.1數字化中臺 的四個角色/
16.3.2數字化中臺 為什麼稀缺/
7章數字化中臺產品人才的成長/
17.1數字化對產品經理的挑戰和機遇/
17.1.1產品人才面對的挑戰/
17.1.2產品人才的數字化機遇/
17.2數字化中臺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17.2.1數字化中臺產品經理的職責與角色/
17.2.2數字化中臺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17.3數字化中臺產品經理的成長與發展/
17.3.1數字化中臺產品經理的成長/
17.3.2數字化產品經理的能力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