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很忙:無名小神S 伴隨柯P的484 天(附公民很忙DVD 影音記錄版)
黃建興、邱顯洵、陳愷璜 策畫、無名小神s 著
- 出版商: 幸福綠光
- 出版日期: 2015-01-30
- 定價: $399
- 售價: 9.0 折 $359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160
- ISBN: 9576967945
- ISBN-13: 9789576967948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簡介>
內容簡介
一群老老少少、沒有黨籍的公民們,
為了二○一四的台北市長選舉帶來非政治思維。
柯P說:「他們沉默而堅定的付出改變了選舉結果,
所以我稱呼他們是無名小神」
當公民開始忙碌,一切都會變成可能!
從1985行動聯盟於凱達格蘭大道號召25萬人上街頭後,
沉睡的公民力量已經被喚醒。
從「旱草聯盟」醞釀、成立,
勾勒出日後柯文哲與公民力量結合的雛型,
並且在「公民為主體,柯P為客體」的合作模式,
成功推倒藍綠高牆,
體現公民參政的力量與成果。
柯文哲暱稱這群選後各自回歸自己生活的公民們是創造無數驚奇的「無名小神」(無名小神加s,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且看這484天無名小神們的公民參政新模式!
聽見公民的聲音
不管是遙遠的「阿拉伯之春」、美國的「華爾街佔領」、還是台灣的「1985」,網路公民們就像是網路遊戲的揪團打怪,為了公平正義的價值,邀集夥伴到街頭維護自己所相信的價值。
這群公民相信,大家會為了實踐某種承諾與理念而走上街頭,如同網路交易雙方所秉持的信念:誠實與信任。
公民運動並沒有隨著318學運落幕而消失,反而延拓並外溢到2014 台北市長的選舉,在選舉過程中有無數的群體實際體現公民參與。本書篇幅有限,暫只針對其中旱草、公民引擎部以及公民廣場幾個平台,呈現他們的參與及集結過程。
本書特色
1.世界被我們改變了:近年來台灣社會發生許多議題,觸發公民覺醒現身表達聲音與訴求。但是從現在起,人們不只是出聲,透過本書的紀錄,可以看見一個個政治素人站出來的力量,微小卻巨大的,一起推倒高牆,改變台灣文化。這件事情,又是怎麼進行的呢?
2.記錄歷史的漏網鏡頭:從2013年秋天開始,台灣的歷史被白色的力量推動著,有大家擁有共同記憶的畫面,也有遺漏不曾公開的鏡頭,一起來回顧吧~~
3.感動時刻重現:無論是1123那天一起走在忠孝東路上、在電視上一起加油打氣,或是1129那天改變成真,那份共同的感動,一定還鮮活如新吧?本書圖文記錄這兩個動人時刻。
4.關心社會的方式,可以很不一樣: 想關心生活的這片土地,不一定要是文字很多、篇幅很厚的白皮書,本書告訴你,年輕世代用什麼方式改變世界。
5.圖文並茂:以大量圖片、插畫編排,忠實記錄每一個公民組織時期的活動與工作歷程。
目錄:
柯文哲序
導讀1:鯨魚與南十字星
導讀2:緣起
PART 1 聽見公民的聲音
以時間軸介紹柯P團隊引入公民力量過程中籌組的四個組織,這四個組織的緣起以及組
一、旱草
二、公民引擎
三、GO YOUTH
四、公民廣場
PART 2 公民黑皮書
(1).開放政府全民參與
(2).五子登科
(3).Go youth青年創業平台
(4).快‧慢;變‧不變
(5).家醫制度
(6).銀髮政策
(7).綠屋頂
(8).心‧小農
(9).心臟交通圖
(10).短暫‧永續
(11).Smart city
(12).健全城市
PART 3 發現白色的力量
(1).小爸爸與老學生
(2).家庭主婦與旁觀者
(3).顏色與PTT ID
(4).街舞與籃球
(5).建築業與刺青店
(6).新遊戲與老傢俱
(7).不能說話與不用說話
(8).設計別人與設計自己
(9).舊沙場與新打法
(10).社區學校與青年老師
(11).小眾與大眾
(12).「婉君」與不只是網軍
(13).職業道德與公民很忙
(14).棋子與未完棋譜
(15).政治叢林與素人小白兔
(16).硬柿子與軟柿子
(17).0與1
PART 4 1123愛‧擁抱大遊行
柯文哲的競選口號是「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一場以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以「改變文化」為訴求的選戰,「愛・擁抱台北——市民嘉年華」就是嘗試用愛來擁抱台北,告別過去兩極的對立,遊行隊伍選用紅、橙、黃、綠、藍、靛、紫,以及白八個顏色,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社團,以團隊方式參與,並以創意裝扮或街頭表演來遊行。本章節以圖文集呈現1123遊行盛況。
PART 5 1129改變成真
柯P於1129當選感言中提到,感謝台灣、感謝偉大的市民朋友以堅定的意志,相信「政治就是找回良心」,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政治理念」,相信「人因有夢想而偉大」,相信「眾人之智慧會超越個人之智慧」,相信「民主就是人民作主」,相信「如果有選擇,應該堅持正面和進步的方向」。這些相信的力量終於讓台北市改變成真。本章節以圖帶文的方式,表現1129當日改變成真的盛況。
附錄1:大事記要
附錄2:柯P想對公民社會說的話
序
無名小神正在改變台灣政治
柯文哲
我是柯文哲,當了三十年醫生,現在改行當市長了。
整個選戰過程,我都睡得很好,但當選的第一個晚上我失眠了。因為選舉是一個人的事,但選上是所有人的事,就要承擔歷史任務,有點壓力;但很快就恢復正常,我希望台灣因為有我,會變得更好。所以就這樣,一路繼續前進。
台灣是亞洲的新興民主國家,過去三○年,幾乎就是歐美先進民主國家三○○年民主發展史的縮影。當我們慶祝走出戒嚴、走出一黨專制、甚至走出一家一人專制時,卻赫然發現黑金已壟罩台灣政壇!目前更是意識形態造成藍綠對決、政黨惡鬥,台灣社會最近幾年也因此陷入內耗與空轉,人民精神空虛,尤其是青年人對未來失望,甚至絕望!!
過去的政治,不管是家族政治、政黨政治、階級政治、權貴政治,都是少數壟斷。但政治既是眾人之事,就應該讓更多公民參與;當越多人參與的時候,討論的範圍就越廣;考慮的範圍越廣,日後的併發症就越少。所以我認為,只要越多人參與、越公開透明,整個政治一定會變得比以前更好。
這場選舉,在選前我就設定不管輸贏,都要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所以很多選舉手法也都和過去不同—某種程度上,選舉過程就在實現改變政治文化的訴求。即使選後市府首長遴選過程中有些波折,還有改進的空間,不過我仍覺得採用遴選會比市長一人決定來的好。我最終的希望是,只要社會朝正面方向前進,不管過程的快慢,都會讓台灣因為有我的參與而變好。
因此,我在這場選舉中主張:「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是一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也是台灣選舉史上首次以改變政治文化為訴求的選戰。這場選戰很重要的意義是打破藍綠控制台灣政壇的魔咒—在藍大於綠的台北,如果無黨籍候選人能獲勝,這表示藍綠已經不是選市長的唯一考量。這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能按照自己思想做判斷,而非被意識型態控制的公民力量。
人類最早的民主是直接民主,以前雅典城邦政治有兩千人投票,但隨著國家變大、人數變多,才改成代議政治,進而出現民代與政黨,但發展到現在卻讓公民感到失望。隨著網路以及網路社群的出現,現在眾多公民聲音被互相聽見,公民可透過網路形成共識、為實現共識而一起行動。因此我相信今後公民團體對政治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也許會讓過去的代議政治漸漸轉向直接民主。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幾年,以學生為主體的公民運動逐漸興起,如:苗栗大埔事件、士林文林苑事件、華光社區事件、紹興社區事件、反媒體壟斷、關廠工人事件…。這些運動風起雲湧,並逐漸凝聚成為最受人矚目、最具代表性的2013 年8 月3日白衫軍運動以及2014 年3 月18日的太陽花學運。
網路的出現使一切直接的溝通與連結都變得可能,青年公民的參與主要出現在網路世界,這就是我講的「庶民、鄉民、公民」新三民主義。庶民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也就是平等;鄉民就是網民;在網路世界能按照既定規則、合乎倫理的操作民意,這就是公民,但其實到最後三者是一體的。
另外,過去20 ~ 29 歲的投票率只有五成上下,但這場選舉是超過70%。以前年輕人對政治有很強的絕望與無力感,但這次投票率拉高,表示他們從幾次的公民運動獲得參與感,他們發現自己有改變台灣的力量,而且覺得正在改變台灣的政治。
這次的選舉,時時、處處都是這樣的一大群一大群知名不知名的公民們一起參與,他們的沉默而堅定的付出改變了選舉結果,所以我稱呼這些無名公民們是這次選舉的無名小神!
最後,我相信選舉前他們是參與者,選後還是參與者。他們的參與不會只是監督而已,而是也能正面的參與,最好是參與者兼監督者的角色。因為我相信,讓公民們繼續忙碌,城市就會往正面的方向發展。
序
公民共同建構
自己所想像與期盼的台北市
黃建興、陳愷璜
從大埔事件到1985 洪仲丘事件、三一八太陽花運動,有一群青年公民在整個台灣島上進行一場網路的公民運動。不管是遙遠的「阿拉伯之春」、美國的「華爾街佔領」、還是台灣的「1985」,網路公民們就像是網路遊戲的揪團打怪,為了公平正義的價值,邀集夥伴到街頭維護自己所相信的價值。
這群公民相信,大家會為了實踐某種承諾與理念而走上街頭,如同網路交易雙方所秉持的信念:誠實與信任。
旱草:文化小旅行.大甲媽祖遶境
這場公民運動並沒有隨著學運落幕而消失,反而延拓並外溢到2014 台北市長的選舉,在選舉過程中有無數的群體實際體現公民參與。本書篇幅有限,暫只針對其中旱草、公民引擎部以及公民廣場幾個平台,呈現他們的參與及集結過程。
首先,旱草是大家在洪仲丘事件後,與柯P 一次又一次的聚會討論公民參政的可能所產生的非結構性組織。當初旱草的理念是「柯文哲是客體,公民才是主體」,因為這將是一場公民運動。
正由於「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旱草以文化為核心,開始規劃一系列的文化小旅行,其中大甲媽祖遶境可以說是柯P 走最久、也親近最多庶民的一趟旅程。柯P 在體力負荷的臨界點中,充分感受到台灣庶民們的溫暖與熱情,以及無私奉獻精神,深度體會這正是台灣的生命力,也是從政所應維護的台灣價值。
連續八天九夜的遶境,節儉的他堅持穿著當年登玉山的登山鞋,但登山鞋並不適合長期走路,再加上一開始行軍似的向前猛衝,不久後雙腿便吃不消了。當他痛苦的坐在大甲溪與大肚溪交界上,看著太陽冉冉升起,雙腳卻使不上力時,他替自己的莽撞下了註解:「凡事應該盡力,而不是拼命。」
公民引擎部:這是一場以公民為主體的選舉
再來是公民引擎部,成員有些與旱草重疊,不過與旱草最大不同是,公民引擎部大多是年輕公民。為什麼叫做「公民引擎部」呢?主要有兩個涵義:第一是引擎代表著啟動,由公民發動一場公民參與的選舉;第二,引擎是一種程式,就像Google 的搜尋引擎,我們期待公民引擎在網路上尋找更多的公民一起參與政治。
公民應該在選舉過程中主動且積極的提出訴求,要求候選人支持,而不是被動接受候選人的政見。公民引擎部認為,政府要與人民存在,候選人也要以客體的形式在選舉中存在,公民才是主體。
過去,公民參與政受到時空限制,只好把權利與權力交給政黨或團體。資訊來源不外乎報章雜誌、電視新聞再加上名嘴的權威評論。相對的,在網路時代,公民們可以即時收到選舉相關訊息,無論是新聞媒體的報導、候選人的政見、各種專家的評論或鄉民的kuso,這些訊息都在網路上無差異的被傳播。當然,公民也可選擇只要FB 的分享訊息就好了。
因此,柯P在公民引擎部規劃、設計、執行的「Go Youth—向新世代學習」,行程中,柯P 認真的向年輕人學習新事物,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並透過社群網路,讓公民們收到直接且不加修飾的訊息,進而更加認識柯P。
公民廣場:不同世代、不同顏色的人
參與柯文哲競選總部
如果候選人是選舉過程的客體,他的競選總部該如何呈現呢?如果網路公民是這場市長選舉的主角,什麼樣的空間才能吸引他們?如果這是一場公民參與的選舉,不同世代、不同顏色的人能夠相處在一起嗎?公民廣場具體化公民參與的想像,成功凝聚了互不認識,甚至是互相認為是異類的公民,並讓他們開心地投入其中的活動,這就是柯文哲競選總部。
公民廣場在空間設計上試圖解構台灣數十年來的選舉思維與陳習,並重新建構具公民味道的空間。在此場域中,最顯眼的就是公民樹,它所表達的是隨著城鄉消長,現代人盲目追求經濟成長,讓城市慢慢失去了往日的鄰里大樹。在過去的台灣農業社會中,庶民公共空間通常是一顆百年大榕樹或茄苳樹;樹蔭下會成為庶民訊息交換、買賣交易、情感交流,甚至知識傳遞或宗教儀式的場域。
我們運用廢棄瓦楞紙打造出一顆大樹,藉以呈現出上述的庶民概念,希望喚起現代公民對這種空間的嚮往和期待;並且期待大家未來在建立屬於自己的社區時,能重拾這種早已消逝的精神,以建立公民社會應有的心靈空間。
旱草、公民引擎部以及公民廣場與許許多多的公民團體一樣,在選舉後便回到自己的生活崗位,為自己的食衣住行奔波忙碌。然而,這次的選舉,大家已經深刻體會,從學運浪潮以來,公民們已從被動者轉變成主動參與者,並藉由投票來實現民主、表現主體地位。未來,將轉化成市政監督者、以及更進一步的積極參與者。公民們發現,透過實際的監督、參與,才能共同建構自己所想像與期盼的台北市。
序
鯨魚與南十字星
邱顯洵
2014 年冷冽的1月,台北市一個有冬陽的下午,南京東路上一棟大樓裡的一場聚會,柯文哲醫師前往拜會彭明敏教授,在沙發的一隅,我遠遠看著高齡已90 歲,卻仍然思路清晰、觀點犀利的主人—彭明敏教授,忽然想起,上一次為了彭教授的總統選舉,所從事的CIS 形象設計,已經是十九年前的往事了。我自己也從帶著革命熱情的年輕人,變成了歷經風霜的老芋仔了。
1995 年,我剛由法國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和政治毫無淵源的我,憑著一股無知卻堅定的信念,和近乎宗教式的狂熱,投入了台灣第一屆民選總統的選舉戰爭浪潮裡,在那個電腦繪圖軟體已逐漸取代傳統手工完稿的年代,我算是個資訊文盲與失能者吧,幸好有一批早已熟練政治文宣的團隊共事,才能在選戰初期就完整建構出以「海洋國家」為核心的台灣海ㄤ「鯨魚」CIS。
彭教授以一位離開台灣四○多年的政治思想導師之姿,面對風起雲湧而一切都不確定年代,雖然體制外社會改革運動早已翻騰數十載,但人民政治知識大多屬淺碟式的台灣社會,慣於口號激情卻缺乏深思,這種選民明顯是對彭教授不利的,但這套CIS 補強了這種缺損,在宣揚台灣意識上發揮了不小的功能。
以視覺為主的語彙,由溝通進而產生說服,將彭教授對信念堅持的人格特質,不凡的政治經歷及其近半世紀流亡海外傳奇一生,及對帶領台灣建立成海洋國家的想望,全由這隻以台灣島形狀演化而來的鯨魚,航向島國,進而觸動了社會底層,產生了驚人的能量。這也是經過將近二○年,我慢慢從時間的洪流中體會到,儘管選舉的最後我們失敗了,卻也意外寫下台灣選舉史上令人難忘的一頁!
但是一場透過視覺設計領軍,整合其他領域的力量進而凝聚共識,在台灣選舉史上絕對是空前的案例,只談理念與價值的選戰是困難的,但是如果選舉中只有權謀戰術,只有利益交換,為了勝出,不擇手段,那具備理想的視覺設計不過是聊備一格的跑龍套角色罷了。
2013 年8 月3 日傍晚,凱道前快令人窒息、擁擠悶熱的洪仲丘晚會後,第一次見到柯文哲醫師,他一開口就熱誠的談着他的想法,根本無視於其他人的存在,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個特別的人,已經很久沒見過這樣的男人了,從薩長之戰後……(台詞借由村上紀香「龍」漫畫中的角色—押小路龍)。
從事選舉的視覺設計將近二○年,我早已在制式僵化的選舉架構下呈現疲軟的狀態,甚至很少在自己的工作經歷中提起,可能是這種工作早已成為選舉產業中食物鏈的一環吧。換句話說,客制化× 流程來服務候選人(柔焦& P S 修圖)就是如此!但是這次旱草聯盟的設計全然打破這種已模組化的架構,旱草的設計中,柯文哲是客體,公民才是主體,公民意志是首先被提出來討論、經激盪碰撞進而凝聚的共識:旱草不提供選舉服務,只尋找社會運動的同志!
南十字星是北回歸線通過的島國地理條件說明,白色十字是良醫治國的期待,向四方綻放的福爾摩沙百合花是台灣原生物種的強韌,渾屯的綠藍底色只是光譜中的短暫存在,深化本土價值的文化運動才是核心。選舉只不過是種檢驗,柯文哲醫師只是符合公民意志的受託者,這樣的主從關係才能解釋旱草聯盟的整體視覺設計!
<作者簡介>
黃建興、邱顯洵、陳愷璜策畫/無名小神s 著
無名小神S
無數公民的忙碌,堆疊出柯P這個好神,無數公民就是無名小神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