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愛父母

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 著 彭意梅 譯

  • 出版商: 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 2018-11-17
  • 定價: $320
  • 售價: 9.0$28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56
  • ISBN: 9864775715
  • ISBN-13: 9789864775712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商品描述

用哲學探討普世子女的問題,以先哲智慧化解心裡的難關

兒子成家後,該多久回家探望母親一次?
女兒必須負擔父親的看護費嗎?
父母是子女在親子關係裡的債權人?
無法選擇父母的我們,如何與父母維持好關係?

父母不該把孩子視為財產,應儘早放手,讓他們成為自由的世界公民。——康德
 

  • 把孩子拉拔長大所費不貲,成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稍微平衡債務嗎?
  • 父母年復一年撫養照顧我們,做了很多犧牲,我們至少該表現一些感激,這樣想是理所當然的吧?
  • 「血濃於水」的觀念能否在道德上規範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 孩子成人獨立後,做任何事情與決定都有義務要特別考慮父母的心情、願望與需求嗎?

芭芭拉.布萊許明智且平易近人地描述普世皆有的親子關係問題、父母與子女間常見的期待差異,並且說明,無論碰到什麼樣的父母,依然有東西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存感。她用本書探究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併生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子女依然值得與父母經營一份好關係。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
哲學家、節目主持人、作家、出版者、自由記者。
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
自二〇一〇年起在瑞士SRF1主持談話節目《哲學的偉大時刻》。
擔任過新蘇黎世報記者,為《哲學雜誌》寫專欄。
國際發展倫理協會(IDEA)、德國分析哲學學會(GAP)、女性哲學協會(SWIP)的成員。

譯者簡介

彭意梅
德國艾希戴特-因哥爾斯塔特天主教大學(KU Eichstätt-Ingolstadt)教育學博士。現居慕尼黑,從事華語文教學工作及中德文翻譯。喜愛旅行、登山、接近大自然。譯有《救命療法生酮飲食》、《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合譯)、《北韓,下一步?!》(合譯)、《我與內心團隊的溝通心理學》。

目錄大綱

序言
債務

把孩子拉拔長大所費不貲,成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稍微平衡債務嗎?
感恩的心
父母年復一年撫養照顧我們,做了很多犧牲,我們至少該表現一些感激,這樣想是理所當然的吧?
友誼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好得像朋友一樣,所以可以把子女義務當成友誼來理解嗎?
親屬
「血濃於水」的觀念能否在道德上規範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脆弱點
孩子成人獨立後,做任何事情與決定都有義務要特別考慮父母的心情、願望與需求嗎?
好孩子
重點不在做一個乖孩子,用鋼鐵的意志完成義務,而是問自己可以貢獻出什麼讓關係美滿、持久,做一個好孩子。

致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