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方法:100 個分析難題,跟成功商品取經,讓設計更棒、更好的有效方法 (Universal Methods of Design)
布魯斯.漢寧頓(Bruce Hanington)、貝拉.馬汀(Bella Martin) 著、趙慧芬、林潔盈、吳莉君 譯
- 出版商: 原點
- 出版日期: 2012-10-26
- 定價: $650
- 售價: 9.0 折 $58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9866408582
- ISBN-13: 9789866408588
-
相關分類:
使用者經驗 UX、產品經理、Design Pattern
- 此書翻譯自: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 Revised Updated : 125 Ways to Enhance Usability,Influence Perception,Increase Appeal,Make Better Design Decisions,Teach through Design, 2/e
無法訂購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1,362Fundamentals of Data Structures in C, 2/e (Paperback)
-
$680$530 -
$880$695 -
$580$452 -
$480$379 -
$480$432 -
$680$537 -
$350$315 -
$680$537 -
$450$405 -
$390$304 -
$360$284 -
$480$379 -
$480$379 -
$780$616 -
$450$356 -
$420$332 -
$714$678 -
$520$411 -
$774$735 -
$450$351 -
$450$315 -
$680$530 -
$580$458 -
$450$355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完整揭露100個業界、學界等待已久的「設計好方法」
方法分階段,從初期到完成,引導不同階段的設計思考
方法分目的,從靈感、創意、調查到評估,各有好方法協助尋找解答
跟i-phone、樂高、Frog Design取經,學習分析難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適用性最高,涵蓋平面、建築、數位、產品設計、廣告行銷及展示規劃。
跟成功商品取經
好設計,真的有方法!
完整揭露產出「好調查→好靈感→好測試→好解答→好策略」的關鍵祕訣。
平面︱建築︱網站︱電玩︱產品︱廣告︱行銷企劃︱商場展示,學界&業界,專業推薦必讀
好的設計看似簡單? 設計師常要在眾多商品的世界之外,找出產品利基或切入點。設計方法即在幫助設計者避開盲點與迷思,期能穿透複雜的人類行為而進入設計的想像,提供分析、構成、操作程序,辨析執行方式與評估的機制。
本書的100個方法,彙整學理、學術研究及實務案例,可以交叉應用在不同設計層面,能幫助設計者破除觀察及實作的侷限,看穿產品、行為與心理的迷霧;超越量化與質性方法,為產品尋求亮點,達到適切與簡化。其實,設計,一點都不簡單。 ──鄧建國(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教師)
不管是業主、產品設計師、廣告行銷企劃、工程師、設計學界,所有專業工作者,都不斷思索的問題:
如何用方法激發團隊創意?什麼樣的調查法有助於貼近使用者需求?如何評估對手的優勢?不同產品該如何測試才能確知消費者反應?如何用方法協助,客觀地做出最好的設計決定?
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發想到上市,需要透過種種研究、調查、實驗、測試……,究竟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廣為業界採用?哪些跨領域方法,適合設計界取經?不同產品各有什麼樣的好方法,幫忙解決難題?本書作者鑒於業內面對複雜難題的迫切需要,廣泛蒐集傑出企業的實戰經驗與學界研究方法,書中提到的每一種方法和技巧,都將幫助設計者更加了解人,更聚焦在人身上,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產品。
iPhone用「衍生式」研究,建構出理想中的app元素,並用「啟發式評估」,設計出廣受歡迎的app。eBay用「A/B測試」,對照買家對網站圖片大小的反應;再用「眼球追蹤法」確認廣告效益,擬定廣告策略。Frog Design用「群眾外包法」尋找靈感。樂高集團透過「創意工具箱」,激發設計時更深層的思考,並設計「客戶體驗稽核」,評定使用者的需求和重要性的優先順序,將這些轉換為更驚喜的設計。
書中介紹了100種廣被設計人及學界採用的方法。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企業管理學、工程學等多門學科和領域,從不同的目的,行為、態度,質化、量化,傳統、原創或改編,探索、衍生或評估等切入,更將設計分為五階段,標示哪些階段適合使用哪些方法,是設計人同步增加廣度和深度的一本實用工具書。
不同目的背後,運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法?
概念法,幫助設計師吸收新知,融會貫通。
認知圖,適合用來分析複雜的問題,做為決策的依據。
親和圖和KJ法,利用便利貼激發設計靈感和團體合作。
競爭測試,評估競爭對手產品容易使用的程度和優勢。
拼貼和意象看板,協助設計團隊更加了解使用者文化。
情書&和分手信,可看出使用者在生活中對產品的評價和期望。
角色扮演,能更貼近使用者的位置。而參與觀察法,更進一步深入同理心。
Elito法,協助團隊將觀察轉化為故事,緊密結合公司業務的邏輯和設計的洞見。
快速設計工作坊,讓設計師、利害關係人和開發人員,共同發想點子,形成絕佳的設計概念。
推薦
王千睿 明基友達集團設計長
王清良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所副教授
王鴻祥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暨創新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丑宛茹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副教授
周育如 水越設計創辦人
林磐聳 2011年ICO 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教育成就獎得主
邱國峻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莊慶昌 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莊明振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教授
翁英惠 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陳明石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陳建旭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
陳國珍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郭炳宏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所副教授
康台生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授兼藝術學院院長
張振明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黃國禮 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
楊裕隆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
鄧建國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蘇志昇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按筆畫順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