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周輝龍

  • 出版商: 大腦心智作業系統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定價: $420
  • 售價: 9.5$399
  • 貴賓價: 9.0$37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320
  • 裝訂: 平裝
  • ISBN: 6269843901
  • ISBN-13: 9786269843909
  • 立即出貨 (庫存=1)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1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2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3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4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5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6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7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8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9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人類一旦掌握了客觀的思維知識和方法,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能夠被清晰地界定,人類將能更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建構秩序,解決問題。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發,以基本的訊息理論,熵和訊息引擎,去解構智能的基本性質和它的作用原理。

  ◎透過訊息引擎心智關係的融合,讓智能能夠成長,使人工智能成為有生命的智能。

  ◎預測人工智能未來的可能發展,掌握駕馭人工智能的方法,在人工智能世代當主人。

 

  思想的極限即是問題無法逾越的邊界。

  對於人工智能,我們要問的是,

  它在那些問題上讓我們遭遇到思想的極限,

  使我們陷入思考的死胡同,促使我們將思想歸零,

  去探究其存在更根本的第一性原理。

 

  人工智能的興起,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回顧工業革命的歷史,我們發現技術的應用往往在科學理論完善之前就已經展開。

  當前,人工智能主要基於對人大腦神經網絡的模擬,屬於技術應用範疇。

  然而,關於智能的定義,智能的來源,智能如何構建秩序,

  以及如何提高智能構建秩序的效率,這些仍然是未知的領域。

 

  因此,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本質的第一性原理,

  以定義智能,認知智能的來源,以及人的心智如何去駕馭人工智能,

  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世界未來的可能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簡介

周輝龍

 

  一位心智探險家,鑽研心物之謎超過三十年。他擁有成功大學航太研究所的博士學位,並從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和明志工專機械工程科畢業。最初,他對於自然科學原理如何轉化運用於社會科學領域深感興趣,探求其動力學模式是否有著共同的根源。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提出了創新的「訊息引擎」理論,揭示了人類心智如何在思考中建構秩序。這不僅是一種心物過程的體現,同時也是人工智能心智原理的重要應用範例。他的研究,猶如一道橋梁,連接了科學與哲學,打開了探索心智無限可能新的路徑。

目錄大綱

前言

 

第一部 秩序建構的訊息理論

1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訊息引擎

熵與熱力學第二定律

訊息引擎的減熵機制

訊息引擎循環的負熵存量和增量

信息量和負熵存量的主觀與客觀

2 訊息引擎:心物統合的橋樑

心物一元論,心物的認知

訊息引擎的心物統合

馬克士威妖建構秩序的思考

3 耗散結構與人問題處理系統的對應

耗散結構理論

問題處理系統的對應

 

第二部 智能的原理

4 智能的定義

智能的廣義和狹義

智能是物質實體

智能的訊息處理作用

5 智能的度量和比較

實體,客體和主體智能的區分

客體智能的度量公式

GPT3.5和GPT4客體智能的度量與比較

6 智能傳導:智能阻抗匹配與智能傳導效率

智能功率與客體智能

智能的傳導

7 大數據的智能內化

生成式學習與監督式學習人工智能

智能來自於數據的內化

智能工具降低智能阻抗的作用

8 信息量增益的實體智能

實體智能,信息量增益

9 智能的外化和移轉

外化的GPT智能

知識庫與資料庫的區別

通用與專用的外化知識庫

10 GPT與人類智能的比較

人大腦智能的建構

GPT的智能結構

人與GPT智能特性的比較

 

第三部 有生命的智能

11 心智關係,智能的生命

問題到答案的過程

處理問題的心智關係

智能的生命,心智的融合

12 心智融合的方法,理性辯證法

問題處理系統的理性辯證法轉換

理性辯證法的辯證邏輯

13 GPT答案的訊息性質

GPT答案的訊息特性

GPT答案在意識中做訊息處理

14 莫拉維克悖論與智能的適應性

莫拉維克悖論

智能性質的三個維度

GPT人工智能的侷限性

15 量變到質變,信息量的增

量變到質變

信息量增益提升的鎖定

16 問題處理的供需理性

供給理性和需求理性的定義和應用

供給和需求角色的變換

17 GPT答案的使用成本和交易成本

GPT智能的使用成本

使用GPT答案的交易成本

 

第四部 GPT的矛盾與化解

18 人與人工智能關係的矛盾

GPT對現代人的異化

人核心知識能力不足的矛盾

人與人工智能的主客關係

19 主體理性對GPT的制約

GPT答案的主觀性對人的制約

主體性的定義,為自我立法

主體性是綜觀全局的系統思維

理性對GPT主觀性的制約

20 人工智能認識論

表象背後的真實

理解的原理,思維與存在同一

理解的方法,理性辯證法

理解的限制條件,核心知識能力

創生是主動的,理解是被動的

21 人工智能的聰明悖論

人如何駕馭智能程度更高的GPT智能

人工智能的聰明悖論

如何對GPT提問

22 GPT答案的辯證分析範例

對於伊索寓言狐狸與葡萄答案的批判

牛頓力學原理來源的理解

對於哈佛案例思維課程的辯證分析

 

第五部 GPT世界的未來

23 GPT與現代教育的矛盾和突破

24 企業智能的複製和繁衍

25 GPT使企業的腳色從分工走向統合

26 新智能資本主義

27 馬克思的幽靈,GPT引爆資本主義消亡論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