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
李大維
- 出版商: 聯經
- 出版日期: 2025-06-26
- 定價: $880
- 售價: 7.9 折 $69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500
- 裝訂: 軟精裝
- ISBN: 9570877057
- ISBN-13: 9789570877052
-
相關分類:
管理與領導 Management-leadership
立即出貨 (庫存 < 3)
商品描述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和光同塵》是一名外交官的故事,也是對台灣國際關係與國內政治的歷練紀錄。台灣外交官因歷史因素,需面對更為艱鉅的處境,熟知其中甘苦的李大維指出:「身為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他回首投身外交事業的起點,從留學美國時任駐美代表處諮議,回台後,歷任外交部各層職務及新聞局長,後任駐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代表,再回國任外交部長,又任國安會祕書長、總統府祕書長。這漫漫長路也是中華民國一世代的外交記憶。
․談民主時代的外交官
外交官應服膺憲法,尊重民主憲政制度選出的領導人,不應有黨派之見,任內應忠實傳遞國內政策指示給駐在國,若有異議,也應循行政管道表達。當然也可求去,這才符合民主政治的精神。
․談駐美經驗
駐美期間總盡其所能深入了解美方考量,甚至掌握最高層的情緒、私下評論,使決策者可更全面、透澈地了解華府決策的考量、環境等背景因素。這也是一個外交官功力所在。
․談台美認知落差
個人始終覺得,若要用讓美國決策者、民眾可理解的語言,就是要多談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以自由、民主方式決定未來,而非強調及要求美國這個大國了解「台灣主體意識」。從基礎面看,美國又有多少政府高層能理解、認識,以台灣為主體的民族主義,有相當程度是由美式民主催生、鼓勵而來?
․談實務經驗
回顧逾40年職涯,常感「書本智慧」(book smart)的不足。……書本知識是基礎,能接地氣(street smart),夠精明幹練、審時度勢、順勢調整也是關鍵……唯有兼具「書本智慧」能與大戰略家論政,同時也「接地氣」以應付稀奇古怪的人與事者,才能存活及代表國家利益。
․反思歷史
我們無法從上帝視角看50年後的發展和思維,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做的抉擇,皆為因應當時局勢,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項……我們不能以今日視角評斷過去決策,需以同理心看當時決策者的思考邏輯及時代背景,才能真正了解何以造成矛盾、錯失,或差池的決定。
本書特色
★親身經歷,半世紀的台灣外交活歷史。
★收錄多幀別具意義的文件紀錄、照片。
★揭密艱困國際處境之下,台灣外交官如何戮力從公、折衝樽俎。
★思索台灣外交官應該具備的特質、條件、需求、涵養與修為,綜整出「外交十二律」。
★書寫台灣重大外交事件:重建台美互信、迷航之旅、與馬其頓建交、巴拿馬斷交、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裴洛西來台等。
★書寫國內重大發展與重要事件:凍省、九七變局、九二一大地震、白曉燕案、新南向政策等。
各界推薦
他明白外交官必須展現沉穩的力量,才能維持國家在外交立場上的方向,讓台灣穩建地走在世界的航道上。……他或許不是獲得最多媒體關注的那一位,但他的努力與付出,落實了台灣的外交政策,也在許多關鍵時刻,成為守護國家利益的堅實後盾。──蔡英文|中華民國第14、15任總統
此書不僅是一位傑出外交家的省思錄,更重要的是書中許多地方告訴我們:要做好外交工作先要學好「作人」,這包括廣泛的知識、樂於交友、治事以勤、為國家利益要忍辱負重。──錢復|蔣經國基金會董事長
李大維能做事,會做事,也想做事。遇到信任他的長官,他會全力以赴;但就算未獲長官全部的信任,他也會在崗位上盡忠職守……在政治對立的台灣,許多人對他難免有所臧否,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和光同塵》或許是他面對質疑的現身說法。──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
<序>
自序(節錄)
這不是一本歷史書,也難稱回憶錄。說起來,更像是多年反思的紀錄與故事集。
四十多年公職生涯是個學習過程,曾因經驗與認知不足而犯過錯誤,書寫時也忠實呈現出來,對國家社會談不上大貢獻,但確實也殫精竭慮,問心無愧。
本書的視角,只是來自一位專業外交官,不是國家領袖、政治人物或純粹學者專家。
國家領導人特有的是更寬廣、深度的視野,有高度的使命感,要考量基本盤、擴大選民基礎,平衡黨內不同派系利益,主導政策方向朝向福國利民,同時權衡兩岸、國際因素、考慮政策後果、留下政治遺產並思考如何因勢利導,贏得下次選舉,使執政黨能持續掌握政權,都是重要目標,此外個人偏好或利益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國祚得以延續。
而元首個人的理想、願景、個性、魅力,面對的政治現實及領導統御能力、政治操作技巧是否能引領風潮、引發共鳴,都影響執政績效。這是個相當陡峭的學習曲線,必須要在任期內從犯錯中汲取教訓,調整方向,做出較佳的決策。另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特質──要有膽識。早在帝王時代對國家領導者的形容就有「稱孤道寡」之辭,的確作為最終決策者,不只孤獨寂寞,面對的更不見得只是理性分析建議後的抉擇,也未必是個人的偏好,更多的是在迷霧中摸索方向,憑藉經驗、智慧未必足夠,需要相當的勇氣、毅力,此外運氣也常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執政過程中有諸多不可測性,經常有黑天鵝或灰犀牛出現,古今中外皆然,也常見需要選擇風水、卜卦、禱告、求高人指點迷津等,各種非完全理性方式。
政府機器龐大、複雜,有不少「產品」或「副產品」未必符合領導人方向,主政者不可能完全顧及,但對選民及歷史家,還是要概括承受政策後果的。
近來,美國新領導人採取顛覆性的做法,徹底改變傳統思維,對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帶來重大刺激與改變,各國政府及企業都面臨巨大衝擊,設法因應。
國家行為背後多有其戰略及國家利益的考量,絕不可視為「狂言」。川普總統的誇張表達方式,甚至是欠缺周全考量、反覆變化、難以預測的政策,也是僅見的。或許也是他策略的一部分,讓對手難以捉摸。
如何在既有實力基礎下妥善因應,謀取符合國家、人民利益的政策,對各國領袖都是重大的挑戰。任何國家作為背後都有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十分複雜,牽涉個人認知、主客觀形勢條件,利己乃是必然,必須併同考量,其壓力真是重如泰山。
作者簡介
李大維(David Tawei Lee)
中華民國外交官,生於台灣台北市。自最基層駐美代表處諮議起歷練,曾任外交部專員、專門委員、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北美司幫辦、副司長,後前往美國任駐波士頓處長,回台後任北美司司長、新聞局副局長、局長,以及外交部政務次長,後外放任駐歐盟、比利時代表、駐美代表、駐加拿大代表,復回台任外交部長、國安會祕書長、總統府祕書長,於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職退休。
目錄大綱
推薦序 守護國家的穩定力量/蔡英文
推薦序 謙卑、傑出的外交家/錢復
推薦序 一碗大滷麵的交情/項國寧
序
第一章 成長
第二章 初入公職
第三章 新聞局長
第四章 再回外交部
第五章 比利時與歐盟:開闊視野
第六章 美國(一):艱鉅挑戰(二〇〇四-二〇〇五)
第七章 美國(二):分水嶺(二〇〇六-二〇〇七)
第八章 美國(三):反思
第九章 加拿大:溫和的美國「小盟邦」
第十章 澳洲:無羈的國度
第十一章 外交部長(一):逆風向上
第十二章 外交部長(二):面對挑戰
第十三章 國安會、總統府祕書長
第十四章 迎接川普二.○時代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