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師啟示錄:知識模型、落地方法與思考模式
靈犀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售價: $474
- 貴賓價: 9.5 折 $450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12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1749081
- ISBN-13: 9787111749080
立即出貨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403實用安全多方計算導論
-
$564邊緣計算:原理、技術與實踐
-
$806模型檢驗原理
-
$500設計應變 產品體驗設計實戰錄
-
$556高效能並行運行時系統:設計與實現
-
$2,622Professional C++
-
$510軟件開發珠璣:穿越50年軟件往事的60條戒律
-
$594$564 -
$774$735 -
$539$512 -
$390$371 -
$1,188$1,129 -
$1,980$1,881 -
$356LangChai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
-
$539$512 -
$580$458 -
$539$512 -
$1,280$998 -
$888$844 -
$650$507 -
$294$279 -
$301最優化理論與智能算法
-
$768$730 -
$653x86匯編語言:編寫64位多處理器多線程操作系統
-
$1,374$1,305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全書共10章,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一種架構認知的方法論,
即架構認知框架=架構知識模型+架構落地方法+架構思考模式,後續章節圍繞此方法論。
第二部分(第2~4章)介紹架構知識模型,該模型將大量的架構知識點進行分類與結構化,
同類架構知識之間通常存在一些共通性規則,可以互相借鏡。
第三部分(第5~10章)介紹架構落地方法與架構思維模式。
本部分提出一個標準化的端對端架構落地方法,該方法是在RUP、
DDD和TOGAF等各類架構理論基礎上融合而成的,以幫助讀者有效應對複雜系統的設計。
最後,本部分介紹了10種架構思維模式,旨在幫助架構師提升認知水平,以應對複雜系統的整體性挑戰。
目錄大綱
前言
第一部分架構認知架構1
第1章架構認知架構概述2
1.1 簡單的架構知識模型2
1.2 架構落地方法5
1.3 架構思考模式8
1.4 初識架構認知架構10
1.5 程式設計與架構的關係:從微觀到宏觀11
1.6 本章小結13
第二部分架構知識模型15
第2章資訊交換17
2.1 系統描述的3種維度17
2.2 系統模型的分類20
2.3 架構落地方法中的系統模型21
2.4 從模型演進看系統認知方式的轉變23
2.5 本章小結27
第3章架構編排28
3.1 社會組織的核心28
3.2 架構編排的核心31
3.3 系統模型的架構編排34
3.4 高並發系統的架構編排36
3.5 高可用系統的架構編排39
3.6 本章小結42
第4章架構演進43
4.1 敏捷的本質43
4.2 DevOps的本質48
4.3 敏捷與DevOps的關係50
4.4 可演進系統的架構編排51
4.5 本章小結54
第三部分架構方法與架構思考架構55
第5章預備知識57
5.1 架構落地方法57
5.1.1 需求分析57
5.1.2 架構設計59
5.1.3 系統實作60
5.1.4 系統維護60
5.2 企業架構架構TOGAF61
5.2.1 TOGAF標準結構結構結構結構
5. 2 TOGAF的雙飛輪模型65
5.2.3 TOGAF的核心思想67
5.2.4 TOGAF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69
5.3 理解企業和企業架構69
5.3.1 企業是什麼69
5.3.2 一個用於理解企業的模型71
5.3.3 企業架構的本質與功能72
5.3.4 企業與企業架構的關係72
5.4 本章小結73
第6章需求分析74
6.1 需求捕獲74
6.1.1 明確系統業務目標74
6.1.2 識別系統分類75
6.1 .3 分析需求組成76
6.1.4 捕捉利害關係人需求78
6.1.5 劃分需求優先級78
6.1.6 區分變與不變的需求79
6.1.7 輸出需求說明書80
6.2 業務架構設計81
6.2.1業務架構的前置步驟81
6.2.2 業務架構是什麼82
6.2.3 業務架構的核心關注點84
6.2.4 業務架構的理解誤區85
6.2.5 業務架構的設計方法86
6.3 本章小結90
第7章架構設計91
7.1 應用架構設計91
7.1.1 應用架構的核心關注點92
7.1.2 應用拆分與整合的思路93
7.1.3 應用架構的理解誤區95
7.1.4 應用架構的設計方法95
7.2 資料架構設計98
7.2.1 資料架構是什麼98
7.2.2 資料架構的核心關注點99
7.2.3 資料架構的理解誤區100
7.2.4 資料架構的設計方法101
7.3 技術架構設計105
7.3.1 技術架構是什麼105
7.3.2 技術架構的核心關注點108
7.3.3 技術架構的理解誤區109
7.3.4 技術架構的設計方法110
7.4 DDD設計112
7.4.1 DDD與物件導向的關係112
7.4.2 DDD的本質115
7.4.3 DDD方法存在的不足115
7.4.4 DDD戰略設計:領域和微服務如何劃分116
7.4.5 DDD戰術設計:創新還是新瓶裝舊酒120
7.5 架構設計的最後一站121
7.5.1 不忘初心,與業務目標對齊121
7.5.2 能力與目標匹配122
7.5.3 平衡的重要性123
7.5.4 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抉擇124
7.5.5 架構的可追溯性125
7.5.6 簡化設計:只進行最低限度的設計126 7.6
本章小結127
第8章系統實現128
8.1 分離性128
8.1.1 分離性是什麼129
8.1.2 代碼中的分離性130
8.1.3 分離性的落地實踐性
135
8.2.1 復用性是什麼135
8.2.2 從程式設計師角度看復用的層次136
8.2.3 復用是銀彈嗎138
8.2.4 中台的難點139
8.3 防禦性140
8.3.1 防禦性是什麼140
8.3.2 衝突發生的地方:邊界140
8.3.3 防禦性程式設計的想法141
8.4 一致性143
8.4.1 一致性是什麼143
8.4.2 代碼中的一致性145
8.4.3 降低一致性成本的思路147
8.5 本章小結149
第9章系統維護150
9.1 如何從根本上定位問題150
9.1.1 一種系統思考的方式151
9.1.2 觀察系統的3層次152
9.1.3 定位問題的三步法154
9.2 如何從資料中找出規律156
9.2.1 統計學的兩條知名曲線156
9.2.2 曲線背後的規則157
9.2.3 曲線在實踐中的運用157
9.3 如何維持系統的規模擴張159
9.3.1 軟體系統也逃不脫的熵增定律159
9.3.2軟體系統如何對抗熵增160
9.3.3 為什麼說熵減是積分過程161
9.4 本章小結163
第10章底層思維模式164
10.1 還原與整體164
10.1.1 整體是局部的總和嗎165
10.1.2 還原論在程式設計與架構的應用165
10.1.3 整體論在程式設計與架構的應用167
10.1.4 還原論與整體論的關注點169
10.2 降維與升維172
10.2.1 透過現實案例來理解降維與升維的意義173
10.2.2 降維思維在程式設計與架構的應用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