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電路設計進階

王劍宇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售價: $888
  • 貴賓價: 9.5$84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88
  • 裝訂: 平裝
  • ISBN: 7121480085
  • ISBN-13: 9787121480089
  • 立即出貨 (庫存 < 4)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從設計實踐的角度出發,重點放在電源電路設計、訊號完整性設計、DDRx SDRAM記憶體應用與設計等幾個方面,
詳細介紹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各項技術,並結合具體案例,強化了設計要點。
本書避開純理論的敘述和複雜公式的推導,結合設計實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將複雜的高速電路設計介紹給讀者。

目錄大綱

第1章 電路設計概述 1
1.1 對訊號鏈路的理解 1
1.1.1 對正確建立訊號傳輸鏈路的理解 1
【案例1.1】 訊息傳輸的過程,以及該過程對訊號的要求 1
1.1.2 對訊號是否可能產生明顯波形畸變的理解 4
【案例1.2】 比較兩個週期頻率相同的訊號 4
【案例1.3】 訊號邊緣是影響訊號傳輸的重要的參數嗎? 8
【案例1.4】 USB 2.0差分對是否一定需要阻抗控制 12
【案例1.5】 週期頻率對訊號品質沒有任何影響嗎? 12
1.2 為什麼時脈訊號比資料訊號更重要 13
1.3 關注溫度、濕度等因素對電路性的影響 15
1.3.1 濕度的影響及其實例 15
【案例1.6】 在電子產品測試中與濕度有關的問題 15
【案例1.7】 儲存環境潮濕導元元件失效 18
1.3.2 溫度的影響及其實例 19
【案例1.8】 低溫下電子設備啟動異常 19
1.4 關注元件參數偏差對電路設計的影響 25
1.4.1 元件參數值的偏差 25
1.4.2 常態分佈 25
1.4.3 評估參數偏差對電路設計的影響 26
【案例1.9】 評估電路的過壓閘限參數偏差 26
1.4.4 在替換元件時,需考慮參數偏差的影響 29
1.4.5 壞情況分析與蒙卡羅分析 31
【案例1.10】 低通濾波器的壞情況分析 32
【案例1.11】 低通濾波器的蒙卡羅分析 35
1.5 對設計指南的理解與應用 38
1.5.1 元件應用的“揚長避短”,會隨場合的不同而轉變 38
1.5.2 如何理解與應用設計指南 39
【案例1.12】 在某些設計場合,無法實現的差分對走線設計要求 41
【案例1.13】 在某些工程設計場合,難以實現的DDR3 SDRAM設計要求 44
【案例1.14】 為什麼高密度電路板的層間距會做得比較小?為什麼高速電路希望選擇介電
常數小一些的板材? 48
1.6 硬體研發與軟體研發的密切關係 48
1.6.1 設計段 48
【案例1.15】 硬體架構設計考慮不周為後續軟體除錯帶來的隱患 50
【案例1.16】 DDR3 SDRAM無法運作到1866Mbps速率的問題 53
1.6.2 調試段 54
【案例1.17】 網口出現偶發的資料傳輸錯誤 54
1.6.3 研發測試段 56
1.7 硬體工程師需權衡各方面的設計需求 56
【案例1.18】 硬體工程師如何做元件變更的決策 57
1.8 硬體工程師對成本的考量 58
【案例1.19】 針對某產品CPU高頻濾波電容的化 60
第2章 電源電路的設計 62
2.1 電源模組方案與分立電源方案 62
【案例2.1】 比較電源模組方案與分立電源方案 62
【案例2.2】 控制晶片與功率晶片分離的思路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66
2.2 低壓差線性電源LDO的應用 68
2.2.1 LDO工作原理 68
2.2.2 LDO相對於開關電源的勢和應用場合 69
2.2.3 LDO電路設計要點 71
【案例2.3】 比較兩個LDO輸出電壓的範圍 71
【案例2.4】 LDO輸出電壓偏高的問題 72
【案例2.5】 某產品在小批量試製後,在高低溫抽樣測試環節發現的低機率誤關機故障 74
【案例2.6】 從穩定角度看,LDO晶片對輸出端所加電容的要求 76
【案例2.7】 利用LDO的PSRR性實現對開關電源低頻段雜訊的抑制 78
2.3 針對低功耗需求的電源電路設計 80
【案例2.8】 針對有不掉電需求的晶片而提供的電源方案 80
【案例2.9】 低功耗設計採用LDO方案,還是採用開關電源方案 81
【案例2.10】 如何更地對低功耗設計的電流進行測試 85
2.4 開關電源電路的發展趨勢 86
2.5 DC/DC開關電源電路的設計 86
2.5.1 基本工作原理 86
2.5.2 確定開關頻率需考慮的問題 88
【案例2.11】 由於開關頻率設定得不合理,導電源輸出異常 89
【案例2.12】 由電源開關頻率,找到故障調試的線索 91
2.5.3 電源電路中的電感與電容 91
【案例2.13】 工作電流遠小於額定電流,電感為何燙手? 95
【案例2.14】 比較大感值電感和小感值電感在電源電路中的差異 95
2.5.4 電源工作模式—PWM、PFM、Burst、Pulse Skip 98
【案例2.15】 基於實例對比PWM模式和PFM模式的效率差異和波形差異 99
【案例2.16】 在正常負載條件下,開關節點上產生振盪的原因分析 103
【案例2.17】 電源晶片進入Burst模式導的故障問題 109
2.5.5 電壓控制模式與電流控制模式 110
【案例2.18】 電壓控制模式與電流控制模式的反應速度波形比較 118
2.5.6 估算電源功耗 119
【案例2.19】 電源電路MOSFET功耗計算實例 124
【案例2.20】 參數降額過多導無法實現功耗的化 125
【案例2.21】 電源選型的困擾 126
2.5.7 電流監測與過流護 127
【案例2.22】 透過電感的DCR實現電流監測的PCB實現 131
【案例2.23】 透過電流幹路上密電阻兩端電壓的監控實現電流監測的PCB實現 131
【案例2.24】 電流監控電路設計不良導的誤觸發過流護 132
2.5.8 電源漣波和電源雜訊 133
【案例2.25】 電容越大,漣波越小? 134
【案例2.26】 透過降低電源雜訊來減少時脈抖動,解決晶片資料傳輸出錯的問題 137
2.6 開關電源的PCB設計 138
2.6.1 瞭解濾波電容的作用及PCB設計要點 138
【案例2.27】 濾波電容的作用 138
2.6.2 環路和路徑寄生感性 142
【案例2.28】 針對PCB環路的化 143
2.6.3 接地、散熱 145
【案例2.29】 一個關於電源電路接地的常見錯誤 147
2.6.4 開關節點的處理 148
2.6.5 回饋訊號的設計要點與PCB走線 148
2.6.6 各設計要求的先級分析 151
【案例2.30】 當設計無法以理想的方式實現時的處理方法 152
【案例2.31】 在兩種不同的設計中,從電感到開關節點連線的不同處理方法 153
2.6.7 開關電源PCB設計重點總結 154
【案例2.32】 電源宏觀佈局的兩個案例 155
【案例2.33】 非屏蔽式電感可能帶來的問題 157
2.7 針對電源電路高頻雜訊的解決方法 158
2.8 電源電路典型故障診斷與案例分析 161
【案例2.34】 依產品需求確定電源選型 161
【案例2.35】 某批次電路板的MOSFET發熱嚴重 162
【案例2.36】 晶片啟動異常的故障分析 163
【案例2.37】 比較升壓電源的三種PCB設計方式 165
2.9 電源電路設計實例與分析 166
2.9.1 取得電源晶片的基本資訊 167
【案例2.38】 電源輸入電壓範圍裕量太小導的設備運作故障 167
2.9.2 根據實際應用場合決定電源的工作模式 169
2.9.3 確定電源的護方式 170
2.9.4 電源電路的設計 172
【案例2.39】 對電感額定電流參數值的思考 173
2.10 電源系統的環路穩定性設計 175
2.10.1 系統穩定原理與零點、點分析 175
【案例2.40】 運算放大器電路輸出振盪的情形分析 176
【案例2.41】 電源電路伯德圖測試結果分析 178
【案例2.42】 應用環路調整的方法解決電源雜訊問題 179
【案例2.43】 電路設計中點與零點的構造 180
2.10.2 電源系統環路設計的宏觀要求 183
【案例2.44】 如何有效衰減電源低頻帶雜訊? 187
2.10.3 系統環路框圖 189
2.10.4 Type Ⅱ型補償網路 190
2.10.5 Type Ⅲ型補償網路 191
2.10.6 一個環路設計的實例 192
第3章 訊號完整性設計 198
【案例3.1】 僅依賴訊號時域訊息,導故障偵錯方向錯誤 198
3.1 低速電路高速化 198
【案例3.2】 帶有多個從設備的SPI匯流排遇到的傳輸故障 199
3.2 對高速訊號傳輸有影響的因素 200
3.3 時鐘是重要的 201
3.4 雜訊對電路的影響 201
3.5 DC(直流)耦合和AC(交流)耦合 203
3.5.1 DC耦合與AC耦合的比較 203
3.5.2 AC耦合只能用於直流平衡的場合 204
3.5.3 對AC耦合電路中接收端直流偏壓的處理 204
3.5.4 對高速鏈路上AC耦合電容的處理 205
3.5.5 AC耦合電容擺放的位置 205
3.5.6 電容的寄生感性分析及其對AC耦合電容工作性的影響 207
【案例3.3】 對電容濾波的錯誤理解 207
3.6 阻抗 208
3.6.1 傳輸線阻抗參數的影響因素 209
3.6.2 過孔阻抗參數的影響因素 209
【案例3.4】 高速差分對換層過孔處存在的阻抗突變問題 209
3.6.3 阻抗設計需充分考慮生產的影響與要求 210
3.6.4 阻抗設計需充分考慮設計的具體情況與要求 211
3.6.5 阻抗設計需充分考慮連接器的影響 212
3.6.6 總結 213
3.7 PCB板材 213
3.7.1 PCB板材的Dk和Df參數 213
3.7.2 PCB和訊號損耗 215
【案例3.5】 PCB損耗參數是連接晶片損耗裕量和PCB走線長度要求的橋樑 215
【案例3.6】 高速電路PCB設計中銅箔粗糙度的決定 216
3.7.3 PCB板材的玻纖效應 217
3.7.4 PCB板材的玻璃轉換溫度Tg 218
3.7.5 高速電路PCB板材的選擇 218
3.7.6 新PCB板材的驗證 219
3.8 串擾 220
3.8.1 理解串擾 220
3.8.2 減小串擾 223
【案例3.7】 由連接器導的差分對訊號串擾 224
3.9 一個發送端、多個接收端的設計 226
3.9.1 兩個案例 226
【案例3.8】 JTAG介面無法存取的問題 226
【案例3.9】 電路板無法啟動的故障分析 227
3.9.2 菊花鏈拓樸結構 228
【案例3.10】 在菊花鏈拓樸結構中,哪個位置的負載晶片訊號品質好? 230
3.9.3 T型拓樸結構 231
【案例3.11】 對DDR3 SDRAM T型拓樸結構的分析 232
3.9.4 基於案例分析菊花鏈拓樸結構和T型拓樸結構 235
【案例3.12】 高速差分對訊號一驅二的設計分析 235
3.10 5Gbps以上速率的高速電路設計 238
3.10.1 高速串列差分傳輸技術 239
3.10.2 高速串列介面的均衡技術與案例分析 242
【案例3.13】 透過FFE參數值解決鏈路傳輸問題 245
【案例3.14】 10Gbps訊號眼圖的化與分析 245
【案例3.15】 高速介面低溫測試出錯的故障解決與分析 246
【案例3.16】 動態配置的CTLE,還是固定的CTLE? 247
【案例3.17】 比較兩種應用情境下的DFE參數值 249
3.10.3 5Gbps以上高速電路調試技巧 251
【案例3.18】 25Gbps差分對抖動偏大的故障調試 253
3.10.4 5Gbps以上高速電路的驗證 257
3.11 眼圖和眼圖測量 258
【案例3.19】 訊號眼圖分析 260
3.12 關於 260
【案例3.20】 盲目套用設計指南導的設計問題 264
【案例3.21】 時序和實測結果有較大偏差 266
【案例3.22】 對比時晶片參數的設定與電路工作時晶片參數的設定 268
【案例3.23】 一個通過而實測不通過的例子 271
第4章  DDRx SDRAM工作原理、性能分析与硬件技术要点 272
4.1  DDRx SDRAM概述 272
4.1.1  Flash存储器能否取代DDRx SDRAM 272
4.1.2  DRAM和SRAM的对比 272
4.1.3  DDRx和GDDRx SDRAM的区别 273
4.1.4  对DDRx SDRAM运行速率的理解 275
【案例4.1】 对DDRx SDRAM接口速率的错误理解 275
4.2   DDRx SDRAM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76
4.2.1  DDRx SDRAM工作过程分析 276
4.2.2  对DDRx SDRAM工作过程中关键问题的理解 278
【案例4.2】 计算Refresh作对DDRx SDRAM性能的影响 279
4.2.3  DDRx SDRAM内组织结构分析 281
4.2.4  DDRx SDRAM内结构—输出阻抗校准单元 283
4.2.5  DDRx SDRAM内结构—存储单元与总容量 283
4.2.6  DDRx SDRAM内结构—数据预取单元及其在每一代DRAM上发生的变化 283
4.2.7  DDRx SDRAM内结构—ODT单元 286
4.3  各代DDRx SDRAM的演进过程和硬件技术要点 287
4.3.1  从DDR到DDR2 288
4.3.2  从DDR2到DDR3—存储性能提升 288
4.3.3  从DDR2到DDR3—工作电压和功耗降低 289
4.3.4  从DDR2到DDR3—化信号输出阻抗 289
【案例4.3】 是否应该在DDRx SDRAM的信号线上串联电阻 289
4.3.5  从DDR2到DDR3—DQS信号强制使用差分对 290
4.3.6  从DDR2到DDR3—引入Reset(复位)信号 290
4.3.7  从DDR2到DDR3—写平衡机制和Fly By拓扑结构 291
【案例4.4】 DDR3 SDRAM初始化失败的原因分析 295
4.3.8  从DDR3到DDR4—存储性能提升 296
【案例4.5】 分析Bank Group对DDR4 SDRAM性能的影响 297
4.3.9  从DDR3到DDR4—工作电压和功耗降低 298
4.3.10  从DDR3到DDR4—数据信号电平从SSTL变为POD,数据参考电平VREFDQ片
内可调 299
4.3.11  从DDR3到DDR4—DBI机制 300
4.3.12  从DDR3到DDR4—数据组引入CRC校验,地址组引入奇偶校验 301
【案例4.6】 DDR4 SDRAM的两种错误校验方案分析 303
4.3.13  从DDR4到DDR5—一个64位数据通道分为两个32位数据通道 304
【案例4.7】 双Rank和双通道这两种DRAM存储方案的分析和对比 305
4.3.14  从DDR4到DDR5—工作电压降低、性能更高 307
4.3.15  从DDR4到DDR5—新的命令编码方式 307
4.3.16  从DDR4到DDR5—地址和数据采用POD,且支持片内ODT 308
4.3.17  从DDR4到DDR5—DFE均衡 309
4.4  系统存储性能分析、计算与总结—综合实例 310
4.4.1  综合实例分析 310
【案例4.8】 DDR4 SDRAM存储性能分析 311
4.4.2  系统存储性能的总结 316
4.5  本章总结 318
第5章  DDRx SDRAM硬件电路设计、调试及案例解析 320
5.1  原理性设计思路、原理图设计要点与案例解析 320
5.1.1  存储系统的存储单位分析 320
5.1.2  存储器选型需考虑的若干要点 322
【案例5.1】 存储器选型的考虑要点 322
5.1.3  电源电路与上电顺序 324
5.1.4  信号线序调整 326
【案例5.2】 DDRx SDRAM的线序调整 326
5.1.5  地址信号映像(Address Mirroring) 328
5.1.6  参考电压VREF 330
5.1.7  单粒子翻转(SEU)问题与ECC校验 332
5.1.8  DDRx SDRAM写作、读作时DQ、DQS的相位关系 333
5.1.9  DDR4 SDRAM硬件初始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34
【案例5.3】 分析CPU设计指南对数据、地址走线长度提出的要求 335
5.1.10  DDRx SDRAM硬件设计流程 336
5.2  PCB布局设计要点与案例解析 336
5.2.1  T型拓扑结构的布局要点 337
【案例5.4】 T型拓扑设计实例 337
5.2.2  Fly By拓扑结构的布局要点 338
5.2.3  其他布局要点 339
5.3  PCB布线设计要点与案例解析 340
5.3.1  案例解析:随DRAM升级换代而愈加严格的设计要求 341
【案例5.5】 在DDR4 SDRAM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相关研究结果 341
5.3.2  信号分组 344
5.3.3  T型拓扑结构和Fly By拓扑结构的布线要点 345
【案例5.6】 五片DRAM芯片采用T型拓扑布线应注意的问题 347
【案例5.7】 若干片DRAM芯片采用Fly By拓扑布线应注意的问题 349
5.3.4  CLK差分对的信号质量化 352
【案例5.8】 分析两个设计中CCOMP电容的不同处理方式 353
5.3.5  DDR3、DDR4 SDRAM布线设计要求 353
【案例5.9】 DDR4 SDRAM无法以高设计速率运行的原因 357
【案例5.10】 电路长时间运行时遇到的偶发性错误 357
【案例5.11】 设计评审时发现的关于绕线等长的问题 359
【案例5.12】 DRAM的PCB设计中出现的过孔阵列问题 360
5.3.6  等长和等延时 361
5.4  信号质量、时序分析及其实例解析 361
5.4.1  地址控制信号的时序和信号质量分析 362
【案例5.13】 2400Mbps速率的DDR4 SDRAM的地址信号时序测量 363
5.4.2  差分对时钟信号的信号质量分析 367
5.4.3  数据信号的信号质量分析(眼图分析) 36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