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學術

白取春彥 著、張富玲、戴偉傑 譯

  • 出版商: 麥田出版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定價: $280
  • 售價: 9.0$252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9863440051
  • ISBN-13: 9789863440055
  • 已絕版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以研究哲學、宗教與文學著稱的日本暢銷作家,
同時也是《超譯尼采》作者白取春彥.首次披露自身的讀書方法!



學習(learn獨學(study),

獨學才是在求學與工作上能夠超群的必要手段!


熟知哲學、宗教相關啟蒙書的作者白取春彥以自己的經驗為輔,

告訴讀者唯有獨學才能提升教養,習得真正的知識。

「獨學的『獨』並非指孤獨的『獨』,而是不師從某個特定老師」
「獨學的最終目的是擁有自己的創見,有生命的知識才會留在腦袋裡」
「比起速讀,不如多讀幾本書」
「與其讀解說本,不如建議直接讀原典,才不容易被誤導」
……
除了觀念外,作者也傳授做筆記、劃線等獨創且具體的方法,

像是「閱讀艱澀書籍的訣竅」、「外語獨學法」、「思考的技術・查資料的技術」等等。

<章節目錄>

第一章 「治學」只能靠「獨學」
》「學習」不算「獨學」

「學習」是種低層次的事

(小朋友學寫字是「學習」,學習是種模仿。成人要做的不應該是學習
──Learn」,而是研究──Study」。)
不靠自己念書,你什麼都學不會

(獨學的「獨」不是指孤獨的「獨」,而只是不師從某個特定的老師。多找幾個老師,只向最厲害的人求教。去補習班學外語也需要「獨學」,否則學不會。)

即便在大學念書,「獨學」也是必要手段

(治學能帶給我們的不是智性,而是能力
──查資料的能力、推理的能力等。比起學到的知識,擁有學東西的「能力」更加有用。)
「獨學」沒有教科書,也沒有正確答案

(接觸一門新學問,與其去讀入門參考書,不如直接去讀原典。參考書的內容只是條列式的整理,不一定真的能幫助理解。大家學東西愛找參考書,只是受到學校填鴨式教育的洗腦。)

「獨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擁有自己的創見」

(「佛教是在__年傳進日本?」,能答出這種問題,不是追求學問的目的,求學的目的是使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想出至今沒人提過的見解和推論。)

》始於「從什麼時候開始?」

對「事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持疑問

簿記的起源

猶太人被歧視的開端

莎士比亞沒看過真正的猶太人

(以上三小節講述:光是深究「簿記的技術是從何時發展出來的?」這個問題,便可學到許多知識:經濟社會的演變歷史、猶太人受歧視的原因、莎士比亞為何會寫《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等。)

》「知識」始於「疑問」

沒有疑問,你就無法知道答案

(沒有疑問就無法知道答案,只能過模仿別人的人生。)

有生命的知識才會留在腦袋裡

(為考試念的書,考完試便忘記。研究自己有興趣的問題所得到的知識,才會牢牢記住。惟有「獨學」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

疑問不只是從書本中孕生,也會來自日常生活中

情報並不等同知識

情報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網路、報章雜誌、廣告傳單上的內容只是情報,並非知識。)

知識永不會落伍

(知識,例如數學、化學,是構成日常生活的基盤,永不會過時。拉丁文雖是古老的語言,但在現今社會依然有用,是世界天主教神父的共通語言。而且只要懂拉丁文,便能理解所有的西方語言。)


》「獨學」時時刻刻無處不能做

熱情比技術性問題重要

真的想看書,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能看書。不一定非得在早上讀書,在書房讀書。除此之外,想求學問,也必須克制飲酒,少上網、看雜誌。)

買書的錢不要省

(一定要買書,不能只向圖書館借書,因為在還書的剎那,從這本書得來的知識也會一併還給圖書館。許多人因為貸款買房,以致必須節省買書的錢,作者認為這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文化誕生於豐饒的生活,吝嗇的生活無法產生文化。)

「獨學」的障礙是不安的情緒和不健康的生活

(心懷憤懣的人讀不進書裡的內容,因為不保持心胸寬廣,便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閱讀可培養耐心。只讀和自己見解相同的作者的書,對自己幫助不大,最好多選看內容略高於自己程度、價值觀與自己不同的書。)

》「獨學者」康德

康德並不難懂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向來被認定艱澀難懂,作者認為看不懂康德的人,只是因為對世間的成見太過深信。)

康德和一般人的差別

(世上有沒有靈能者?一般人的視點:「既然有『靈能者』一詞,就代表這世上真有這種人吧。」康德的視點:「既然『靈能者』也是人,他們理當不會有超乎人類能力的能力。」)

研究小問題,也能造就一門哲學

康德研究哲學的方法是,徹底去追究那些一般人在生活中都曾產生過的小疑問。)


第二章 閱讀艱澀書籍的訣竅

》可以「跳著讀」

挑戰艱澀書籍

(讀書沒必要從簡單的書開始讀,困難的書才有一讀的價值。讀和自己觀點不同的書才有意義。困難的書也不必全部讀完,只要能知道那本書困難在哪裡、是什麼樣的書,已是很大的收穫。)

讀懂一半就夠了

(我們認識名著的方法,常是以教科書中出現的書名和簡單說明,加上自己的想像。但只要實際一讀,往往會發現許多名著其實只是無聊幼稚的作品,如果因為畏懼名著的難度而不敢去讀,你永遠不會發現這一點。)

》立體地認識和理解

所謂讀書,就是在看腦中的影像

(不限於小說,作者認為就算是讀經濟學、哲學、宗教書,人都是靠腦中的影像來理解,因此讀此類書籍時,身邊要準備工作書。)

備妥字典、事典、地圖

(讀一本書或看一段新聞覺得無聊或難以理解,有時是因為缺乏背景知識。)

》靠「遠眺」來戰勝書本

艱澀的書,先擺在身邊欣賞

(艱澀的書重重裝幀厚重,給人仰之彌堅之感。在實際閱讀前,可先擺在家中欣賞,看習慣了,閱讀時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以嘲弄的態度來對待書本

以隨意的心情翻開第一頁

(此兩節為作者分享他讀艱澀書的做法:用滿不在乎的態度打開書跳行隨便讀,感受一下文風比較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挑容易讀的段落開始讀完一半,本書主旨已大致理解翻看文末解說文輕鬆讀完剩下一半。)

一本書不好懂,可能是那本書本來就寫得不好

(有名的書並不等於是好書。作者在本節列了一些他的好書書單和壞書書單。)

》和困難的書玩遊戲

不要害怕困難的書

(人們不敢翻開古典文學的兩個理由:1膽小,覺得自己看不懂,2覺得不實用)

事實上解說本反倒比較不好懂

(舉例說明什麼是「不好懂的解說書」。)

試著自己思考

(不依賴解說本,試著自己釋義。)

古典文學不必一口氣讀完

(把古人思考過的問題,自己也試著思考過一遍就行了,無法得出結論也沒關係。)

》一面畫線一面閱讀

畫線的意義和效用

(效用1畫重點2確定自己的主張3標出問題4幫助記憶。)

畫線的技術

(設計幾種不同形態的線,畫重點用一種,標問題用另一種,重看時可一目瞭然。)

畫線最重要的技巧

(讀完一個完整段落再回頭畫線。可省去做筆記的功夫,直接在書頁空白處寫字。)

在書頁做筆記的方法

(不是寫下自己的感想,而是註明寫過相同主題的其他作者的意見、參考書名、參考頁數等。)

畫線能幫助記憶

(因為要畫線,難書一定要用買的,不能只和圖書館借。電子書絕對無法取代紙本書。)

不買書便念不了書

》多讀幾本書

書讀得愈多,腦袋愈清楚

(一本書讀不懂,不是反覆讀那本書,而是趕緊改看下本書。書讀多了,原本無法理解的書,以後自然而然便會懂了。)

學速讀法只是浪費金錢和時間

(書讀多了,看書速度自然會變快。多閱讀才是速讀的訣竅。)

多讀幾本書的效果

(書讀得得多,能增長見聞,此外也有助於對事物的理解速度、洞察力和組織能力。)

》閱讀可以改變世界

我們總是把虛構當成事實

(本節在討論「時代小說」。)

十六世紀的日本人真實的樣貌

(有別於過度美化的時代小說,讀從某葡萄牙傳教士的書,可一窺真正的日本。)

當你的世界觀改變的時候

(當你發現真相和時代小說、教科書上頭寫的不同,你的世界觀會改變,你整個人的價值觀也會改頭換面。)


第三章 提升教養

》什麼是教養?

知識並不等於教養

過更好的人生
(要提升教養不是靠用功,而是必須將知識和智慧活用在現實行為上。從一個人的頭銜和學歷,無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教養。)

不要把知識當工具

(為了考證照和求職而「獨學」的人是沒品的人,因為他們只把知識當作一種工具,欠缺教養。)


》『聖經』這種教養

某評論家的無知

(某評論家在文章中犯下把聖經故事錯當希臘神話的例子。)

宗教是一切文化的基礎

(批判日本人欠缺宗教常識。)

了解基督教,便能讀懂哲学・不了解聖經便無法理解世界

(無論是哲學、繪畫或音樂,基督教是一切西方文化的基礎。了解基督教,便不難理解西方文化。)

》宗教書一定要懂一些

聖經以外的宗教書也要「略懂」

伊斯蘭教
──《可蘭經》、《聖訓》
(作者分享自己讀《可蘭經》的感想,建議最好要先讀聖經。)

佛教
──《佛陀經集》、《正法眼藏》
(建議直接讀原典,讀解說本容易被誤導。)

再也不會受邪門歪教誘騙

(讀宗教書可拓展視野,日後也不會輕易受新興宗教誘騙。)


第四章 外語獨學法

》第一步是要正確使用日文

母語不好,外語也不可能學得好

外語可沒那麼容易學

(要精通外語很困難,就算付出絕大努力,也只能學到母語的六到八成的功力。就算把小孩送出國,小孩頂多只能學到近乎純正的「發音」,外語要學得好的關鍵還是在母語程度,要靠大量閱讀。)

》養成對語言的品味

對語言整體的強烈關注

(對語言沒品味的人,說話句型貧乏,只會固定的回話方式,思考也只有固定的幾種模式。這樣的人很難學好外語。)

有語言品味的人的特徴

(1對話時,會以對方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2能迅速掌握對方說話的風格3不吝於查字典或百科全書4對生活中常出現的外文感興趣5看外國影片會選擇聽原音。)

》學習外語的訣竅

首先要俯瞰全體

(初學外語時,先花兩天時間,快速讀完文法書。雖然不可能看懂,但能大致了解學習過程的方向,使自己不會彷徨焦急,也能迅速掌握該語言的特徵。)

把字典當讀物

(初學者應該讀註釋愈多愈厚重的字典。註釋精簡的薄字典是給厲害的人用的。)

如果不全心投入,就無法學得像樣

》閱讀第一

基礎通常就在讀解力

(外語補習班業者總是強調對話的重要,但作者認為與其進行一些內容貧乏的對話,熟練外國人常用的幾種單字片語,把時間花在增強讀解力還比較實在。)

讀不懂便說不出來

(說話的內容有料與否,比發音重要。)

總之多讀就是了

(要養成讀解力,方法只有多多閱讀。)

》理解該外語的語言邏輯

只靠習慣是學不會的

(長住外國、如果只靠與外國人對話學日語,因為讀寫能力不佳,頂多只能習得小學生三年級程度的外語。語言沒有簡單得只靠「習慣」便能學會。)

「從對話開始」是錯誤的觀念

(認為「對話」比「閱讀新聞、論文」簡單是誤解。實際上,「與活生生的人對話」、「閱讀小說作品」,要比「閱讀新聞、論文」困難多了。)

習熟文法句型

(只知道單字,無法讀懂文章。惟有習熟文法句型,才能正確理解內容。學文法句型最有效率的做法不是背誦,而是造句。)

掌握核心片語

(不要執著於逐字翻譯。)

學習該國文化能加快外語學習的速度


第五章 思考的技術・查資料的技術

》所有的理論全都只是假說

不要輕信名著

韋伯的學說正確嗎?

仍有新理論出現的空間

(本節作者舉了馬克斯
韋伯的說學為例。所有的理論皆只是那個時代的假說,不是永恆的真理。)
》觀察思考邏輯

閱讀是為了見識各種價值觀

(鼓吹閱讀的好處。)

不是要認同對方的結論,而是要學習對方的思考邏輯

》針對某個主題進行調査

試著自己調查

(在網路查到的資訊不過是情報,不是知識。不管任何事,在自己深入調查的過程中,一定能見到意外的風景,得到新發現。)

寫出關鍵字

(進行調查的首要步驟是
──
將自己要調查的對象文字化,寫出一些關鍵字。並利用這些關鍵字和圖書館的檢索功能,查到相關書目。)
把書買到手

(從書店、二手書店、網路、圖書館等管道,收集書單上的書籍。)

老實查字典

(查詢時要留意那個字是否有時代意義。)

質疑書上的內容

》擁有一本問題筆記

把問題寫下來,才能夠解決問題

(把自己讀書時產生的大小疑問都記下來,有一天自會得到答案。)

寫問題筆記的技巧

(一定得要用手寫,因為字體的大小、墨水的濃淡都會反映出你對這個問題的關心程度。)


》活用圖書館

整理筆記和影本

(重要的書一定得自己買,但圖書館裡可借絕版書和古典史料。筆印和影印資料的整理可用信封輔助,分門別類收好。)

查閱資料的基本知識

(查資料前應先自行羅列問題,查一個問題應同時參考多部百科全書,且不可盡信書上之言。網路上的百科資訊不足以採信。)

住在圖書館附近